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到1956年春,在农业初级社的优越性尚未发挥出来的情况下,又掀起了小社并大社、初级社转高级社的热潮。该现象反映出
A.中国经济建设的道路仿照苏联模式B.民众急切改变农业落后面貌
C.国家积极配合“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弊端严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第一步是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目前的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依然处于革命的第一步。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按其社会性质本质上仍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然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是旧的、被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国家为目的革命,而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为目的的革命。……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论》详尽地论述了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为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出了具体的行动纲领。

——改编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材料中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两步中的每一步都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请任意选取一个历史阶段,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政治史或经济史的有关知识进行说明。(要求:所选历史阶段应反映阶段名称及主要任务,说明应史论结合,总结有一定提升。)
2020-11-10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1949年至1955年间私营企业为国家加工或国家向私营企业订货等产品价值占私营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情况。示意图中的比重变化
A.说明私营企业的规模扩大B.有利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C.反映了私营企业经营困难D.表明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
2020-11-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4年入秋以来,…...农村里食油、粉条、豆腐、熟食等供应不足。特别严重的是,不少地方,农民杀牛、杀母猪小猪的现象相当普遍;积肥不热心,春耕准备不积极,生产情绪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实行造成经济比例失调B.牺牲农业追求工业化建设高速度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过急过粗D.片面追求公有化控伤农民积极性
5 . 如图是创作于195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A.倡导投身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风尚
B.表达了女性要参加工业建设的诉求
C.营造全民积极努力奋斗的社会氛围
D.说明青年是工业化建设的主导力量
2020-11-0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荣氏企业”发展简史(见下表)

1902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投资的保兴面粉厂建成投产。当地的一些土豪劣绅,因为荣德生没有请客送礼款待他们,所以心怀不满,竟纠集起来,向县衙门告了一状,说荣德生私占公有土地,破坏地方安定;又说工厂的烟囱正对着城内的大成殿和学宫,破坏了风水,今后无锡人就不能考状元做大官了!当时还是清朝,县太爷居然下了一道命令,勒令工厂停建,迁往别处。
1913荣氏兄弟出资4万元与人合资创办福新面粉厂,产品还未出厂便被抢购一空。开工不到一年,即获利3.2万元,盈利率达80%.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生产的面粉畅销全国,其兵船牌面粉,更远销英、法、澳及东南亚各国,一战时出口达80万吨,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荣氏兄弟成为中国有名的面粉大王
1937荣氏企业遭到空前的浩劫,其中如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为一片废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绽、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均被破坏毁损,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军管劫夺。留居上海的荣宗敬目睹手创的事业被毁于一旦,精神上受了严重创伤,19382月,荣宗敬郁积成疾,撒手离世。
1948由于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起抢购狂潮,上海经济渐趋瘫痪。上海产业界人士纷纷迁资海外,寻求新的出路。资金的外流,致使留在内地的荣氏企业元气大伤,这让荣德生气愤不已。生平未尝为非作恶,焉用逃往国外?在最后关头,荣德生和荣毅仁父子经再三斟酌决定留在大陆。
1954荣毅仁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一举动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得来。

——摘编自《荣氏家族》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53年后,中共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有偿地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资料逐步收归国有,实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质变”。这一方式
A.全盘借鉴苏联经济模式B.利于减少对生产的冲击
C.初步改变工业落后面貌D.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020-10-2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1923年,是我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新一代的企业家已经出现。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大力保护和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53 年,根据形势的变化,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 年底,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对荣氏家族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建国初期党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变化,并简析其作用。
2020-10-2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20-10-2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小高考历史判断题专项训练题
10 .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山经营、买卖及出租土地的权利;1953年开始农业合作化,1956年全国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这些措施都
A.推动生产资料所有制变化B.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
C.践行了过渡时期总路线D.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2020-10-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崇左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