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农村通过集体化改造进行公共资金积累。这些资金除用来购买新式农具、化肥等农资外,还用来防备自然灾害:一些地区还用公共资金开办托儿所,开展“病有所医”的互助医疗,开办社队企业。这些措施
A.确立了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B.促进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普及
C.赢得了群众对新生政权的拥护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2021-09-15更新 | 641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状况(1950-1956年)。这一状况在当时
单位:个、户(1950-1953年),千个、千户(1954-1956年)
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
农业生产合作社社数19130364415068114634994
其中高级社1110150.20.5312
初级社18129363415053114633682
参加的户数219161859029274852229716921111713
其中高级社323018402059124076874
初级社18715885718927279322851688134839
A.有利于国家重大经济战略的实施B.使国民经济的布局更加合理
C.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D.为纠正右倾错误提供了经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是河北省邯郸市郊区酒务楼村农民报名入社的场景。该图可用于说明我国
A.国民经济调整的基本完成B.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D.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变革”主要体现在
A.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确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C.独立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
D.彻底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剥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经济政策的制定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许多国家,纷纷鼓励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为增加出口额而给予手工工场以扶植,包括政府津贴、授予特权、国家订货以及提供修路、疏河、建港等方便商业流通的条件等等。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世纪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认为,所有的人都为追求本身利益而生产商品。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所生产的商品满足了人们彼此的需求。他认为,这种自然秩序比人为秩序优越得多。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大地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

——摘编自钱满素《美国文明》

材料五   1953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和西欧实行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2)根据材料三、四,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作出了怎样的调整?
(3)依据材料五指出中共中央提出将农民“组织起来”的理由
(4)结合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你认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54年,有学者对中国23个省的15432个农户进行了调查,平均每户占有耕畜0.64头,犁0.54部,贫农直接用于购买生产工具的费用为3.5元,中农是7.6元。这一现象可以说明新中国
A.土地改革运动未取得成效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必然性D.照搬苏联农业模式弊端显现
2021-05-18更新 | 541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为忻礼良1953年创作的《农村风光》。在稻田里,人们有的低着头插秧,有的挑着担送秧,有的扶着镢头休息。该作品
A.宣传农业生产技术革新成果B.体现积极生产的劳动风尚
C.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D.突出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2021-05-10更新 | 750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一五”计划期间工业生产建设发展情况简表。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工业化战略重视均衡发展B.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C.经济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D.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9 . 1951年5月,针对山西省委要求削弱农村私有经济的意见,刘少奇提出:“现在采取动摇私有制的步骤,条件不成熟。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不要急于搞农业生产合作社。”刘少奇旨在强调
A.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性B.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紧迫性
C.新中国地主经济存在的合法性D.维护土地改革成果的合理性
2021-04-22更新 | 792次组卷 | 10卷引用:【新东方】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5年3月,毛泽东指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否则生产力就会起来暴动”。为此,中央决定东北、华北、华东大部分地区停止发展,全力巩固;中南、西南、西北地区在巩固中继续发展:山东、河南等地适当收缩。这有利于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B.纠正合作化运动过快的问题
C.国家工业布局均衡发展D.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启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