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时期,河北省组织的调查活动将农村家庭关系划分为三类:一类家庭指克服了旧封建家庭关系,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家庭关系;二类家庭指虽然保留了封建家长制,但“问题不大”;三类家庭指“家庭不和睦,不能团结生产的”。这一调查
A.适应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建设需要
B.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C.贯彻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D.旨在纠正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2021-12-15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六)历史试题
2 . 下表反映了 1952-1957年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情况。其得益于
A.农业合作改造B.重点发展农业C.全面土地改革D.农村改革开放
2021-08-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3—1956年的乡村治理成效显著:1957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52年增长了约1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52年的461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537亿元,农业生产朝着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前进。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社会主义改造成功推动B.一五计划重点发展农业
C.土地改革提高了生产力D.国家强制推进快速改造
4 . 1953-1956年的乡村治理成效显著:1957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52年增长了约1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52年的461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537亿元。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
A.农业合作改造B.重点发展农业
C.全面土地改革D.农村改革开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1954年创作的年画《光荣的劳动幸福的生活》。该作品
A.反映妇女政治地位不断提高B.宣传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方针
C.鼓励人民积极投入国家建设D.体现工业化建设的成就突出
6 . 某位同学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公私合营保证改造的顺利进行B.体现出建设与改造并举的特点
C.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D.展现了手工业所有制改造过程
2021-07-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一位老人曾在微博上写道:”那个时代,居委会还是真的为大家做实事的,选一个热心人当组长,每每到了月初,他(她)就赶忙跑过来为整个楼房的居民收户口簿、办票证。须知,当时只有城市常住人口才能享受到各种物品的计划供应,谁家要是来了个亲戚朋友,对不起,可就要从家里人的口里抠食了。”“那个时代”最有可能指
A.1949~1952年B.1953~1955年
C.1956~1978年D.1992~2000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A.抵抗外来侵略B.社会主义改造
C.实施“一五”计划D.巩固新生政权
2021-05-11更新 | 8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代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为忻礼良1953年创作的《农村风光》。在稻田里,人们有的低着头插秧,有的挑着担送秧,有的扶着镢头休息。该作品
A.宣传农业生产技术革新成果B.体现积极生产的劳动风尚
C.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D.突出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2021-05-10更新 | 750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文综历史试题
10 . 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会议强调知识分子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各方面生活的重要因素,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一判断
A.推动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展B.为中共八大召开创造了条件
C.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展D.推动了文学艺术春天的到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