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陈列着一件被毛泽东称为“天书”的政协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名册。这本签名册纵43厘米、横32.5厘米,共82页,留下了644位代表的珍贵签名。这份“天书”(     
A.体现了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B.反映出群众参政热情高涨
C.标志着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D.是筹建新中国的历史见证
2 . 如图是新中国初期的几幅宣传画,意在说明,新中国的成立(     
A.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成果B.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凸显了巩固政权的斗争卓有成效D.彰显了社会新风尚和社会文明
2022-10-2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准备两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成立大典开国1949年10月1日,盛大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意义民族解放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________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新的纪元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2022-09-2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四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4 . 肃清反革命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_____地区。
(2)措施: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2022-09-2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标语口号是党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最直接最热烈地折射着时代精神。下图的标语口号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增产节约;勤俭建国;各兄弟民族团结起来,消灭土匪;我们应该相信群众,我们应该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向社会主义过渡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都城中轴线

材料一   古代都城是国家的缩影,是古代国家政治性物化载体的集中体现,而都城之中的宫城则是国家的政治中枢。元大都在布局形制上遵从了《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寝”“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规划理念,凸显出其王朝政治的正统与合法。都城中轴线文化内涵的核心,体现的是大朝正殿居中、居前的理念,并以大朝正殿为基点,形成都城中轴线。……元明清三代,古都北京中轴线延续了秦汉唐宋以来都城中轴线的做法,并进一步使之规范化,这条中轴线南自永定门,向北依次经过正阳门、天安门(承天门)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神武门、地安门、钟楼、鼓楼……其基点是大朝正殿太和殿。这个国家的世代相承不因古代中国不同族属的统治者而改变,不但没有改变,而且还在不断强化,古都北京的中轴线就再清楚不过地证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与国家认同——关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认同的考古学解读》

材料二   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从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到1949年的和平解放以及被新中国确定为首都,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许多重要的历史节点都在北京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新的政治中心,北京的中轴线也增添了许多新的文化内涵。在新的国徽上,天安门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标志。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天安门已经取代了紫禁城,获得全国政治核心的重要地位。位于天安门两侧的两组皇家坛庙(即社稷坛与太庙),早就随清朝灭亡而失去了政治功能。1914年,社稷坛被民国辟为中央公园,1928年改称中山公园,并把享殿改称中山堂。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把明清太庙(1924年被辟为和平公园,后改为故宫博物院分院)改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并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匾额,于1950年“五一劳动节”正式对外开放。

与天安门联系在一起的,是天安门广场。通过1954年的改造,拆除了天安门前的三座门(即中华门、长安左门及长安右门),使天安门的视野更加开阔,地位更加突出。东西长安街拓宽以后,天安门变得更加雄伟。特别是在天安门广场中央建造的坐落在中轴线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更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标志性建筑。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在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两侧新建有两组重要的建筑,西侧是人民大会堂,东侧则是国家博物馆,其对称格局与中国古代中轴线的文化内涵是一致的。在北京中轴线上最晚出现的重要建筑为毛主席纪念堂。这座建筑为正方形,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原中华门的位置),南面为正阳门,北面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再往北与天安门遥遥相望,东、西两侧则有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衬托。

——摘编自王岗《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当代政治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都北京都城中轴线的特色。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20世纪北京都城中轴线的变迁予以阐释。
2022-07-1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分批派遣留学生,总计200余人。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多数人回国后凭借西学专长,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和任用,如严复、詹天佑等。

——摘编自《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

材料二   甲午战后,赴日留学出现高潮,到1905年,留日学生达8000余人用兵中多为自费。在孙中山发动反清革命中留日生成为骨干力量,辛亥革命时留学生起到了关键作用,如邹容、黄兴等。民国时期,从世界各国归来的留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他们中涌现出一批中国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而且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

——摘编自《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材料三   194912月,在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动员国外留学生早日回国,统筹解决回国留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安排。5060年代,2500多名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效力,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如邓稼先、钱学森等。

——摘编自《中华留学教育史录》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留学生留学和归国情况的变化及其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留学生归国的原因。
8 . 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A.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B.标志着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
C.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2-07-03更新 | 483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从清晨开始,首都各界群众高举红旗,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地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乐队高奏《义勇军进行曲》,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这段史实描述的盛况是指(     
A.抗日战争胜利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开国大典
2022-06-30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3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历史暑假精品课(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为申(1909-1966),新中国抗生素工业化生产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新中国成立初期,传染病防治、抗美援朝战争需要大量廉价的抗生素。而药品进口被西方国家严密封锁。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的张为申冲破阻碍,决定回国。从菌种引进、培养、发酵、中试到药厂工业化生产,张为申皆亲力亲为。1958年,他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抗生素工业化生产之路,使青霉素成为物价廉的“当家药”。1958年初,张为申获得苏联赠送的红霉素菌株。红霉素等他抗生素也在他的努力下,迅速实现工业化生产,使脑膜炎、肺炎等恶疾有了效的药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迅速达到1957年的57岁称中国医药史上的伟大壮举之一。此外,张为申举办了多期全国抗生素讲习,形成了健康发展的抗生素专业队伍。

——摘编自于滨等《张为申——中国抗生素工业化生产的引路


(1)根据材料,概括张为申对新中国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为申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2-06-1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