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一些民族资产阶级为表明自己新的阶级立场,也纷纷脱下西装,换上中山装。不少服装店开办了改西装、长袍为中山装的业务,就连衡量裁缝手艺的标准也变为谁能做好中山装”,该情况最可能出现于(     
A.1911——1915B.1924——1927C.1949——1956D.1978——1992
2 . 1928年,苏联收购到的粮食仅为4.28亿普特,相当于1926年同期收购量的3/4,出现严重粮食收购危机。1952年7月至1953年7月,中国收入粮食547亿斤,支出587亿斤,短缺40亿斤,形势相当严峻一上述情形均反映出当时两国(     
A.工业化潜在需求旺盛B.粮食欠收形势十分严峻
C.工业化政策脱离实际D.统购政策损害国民利益
2023-09-0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4年1月,在北京展览馆的建设工地上,当工程进入冬季施工最紧张的时候,18名青年团员自发地成立木工青年突击队,以181个工日完成原计划478个工日的任务。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青年木工技术水平高超B.社会主义社会的氛围良好
C.“左”倾的错误有所抬头D.人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面是1957年湖北省工业企业生产的主要消费品情况。由此可见,“一五”计划(     
消费品的生产比1952年增长情况
食用植物油、棉纱、棉布、火柴增长0.5倍
印染布、纸烟增长1倍
机制纸增长10倍
A.努力为人民美好生活创造条件B.全面恢复了国民经济
C.工业投资重点是消费资料生产D.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
5 .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一条重要线索,中共重视解决“三农”问题走过的辉煌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中共的百年奋斗史诗的重要组成,是中共的初心使命生动的诠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力量,“三农”为夺取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依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是工业化物质积累的主要来源,“三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农村率先发起改革,“三农”为中国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助推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是全面小康的主战场,“三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唐仁健《百年伟业“三农”华章——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领域的百年成就及其历史经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8-29更新 | 194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四)
6 . 据图1和图2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     
   
图1 手工业合作社报喜队                 图2
A.生产关系发生变革B.土地改革成效显著
C.人民实现真正当家作主D.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奠定
2023-07-1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有苏北民歌唱道:“不要吹,不要打,不坐轿,不骑马”“不拜天地不拜灶,又不烧香点纸马”“区里登记走一下”“要问我家陪什么?不用箱柜来陪嫁,陪了一头小花牛,给姐耕地种庄稼”。歌中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1912—1927年B.1927—1937年
C.1949—1956年D.1978—1992年
2023-07-10更新 | 3196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53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贯彻婚姻法的指示》,要求必须充分发动男女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展开一个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群众运动,务使婚姻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一举措旨在(     
A.确保婚姻法的贯彻执行B.推进民主改革和社会改造
C.促进社会风气发生改变D.建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
2023-06-20更新 | 17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六大红色标志在百年党史中熠熠生辉。辽宁始终与党创造的伟大事业同频共振,与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紧紧相连。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任选“三地”围绕“红色辽宁”进行论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6-03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国家财政收入中有69.4%来自国营经济的上缴利润,国外的贷款占总收入的2.7%;在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的技术建设项目中,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所担负设计的工作量有20%~30%,机器设备安装量有30%~50%。这表明我国的“一五”计划(     
A.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证明了计划经济的先进性
C.完成了所有制结构的根本改造
D.体现了一定的“自力更生”精神
2023-06-01更新 | 357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一般高中协作体2023届高三下学期五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