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权力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该记者报道的会议(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D.明确规定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发表于20世纪某一时期的宣传画,名为《铲掉田坎,连成一片》,此画反映的事件(     

《铲掉田坎,连成一片》
A.旨在摆脱封建土地制度束缚B.出于稳定全中国物价的需要
C.促进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D.有助扩大农民生产的自主权
3 . 观察如表,从总体上看,其揭示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时间调整主要内容
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3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农业集体化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
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要不断适应生产力状况D.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022-11-20更新 | 811次组卷 | 12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某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基础薄弱。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人均只有三分钱。如果把三分钱分到每个人手中,什么事也干不成,而把全国5~6亿人的三分钱集中起来就能干一些事。该学者意在说明,新中国初期(     
A.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时机成熟B.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已初步提上日程
C.开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当务之急D.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具有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统计,在1957年,辽宁省城市人口达到950万人,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507万人;吉林省城市人口总数为383.8万人,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了161.5万人;黑龙江省城市人口总数为545.1万人,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了279.3万人。这一时期东三省城市人口的增加(     
A.得益于工业布局的变化B.推动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
C.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完成了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5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条例,在城市里统一设置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为市政府或市辖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属于基层行政组织;居委会的法定性质为“群众自治组织”,但在当时主要作为街道办事处的进一步延伸。这一举措旨在
A.保障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B.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C.提高国家的城市治理水平D.健全国家的基层法律制度
2022-06-08更新 | 988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育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53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紧急指示,要求继续贯彻重点建设的方针,一切部门都要坚决削减那些可以削减的,可以推迟的,或可办可不办的事业拨款,动员党政军民特别是农民注意节约粮食,并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该指示
A.为国民经济恢复创造了条件B.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热情D.加速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2022-06-07更新 | 2101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2023届高三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9 . “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还大量派遣人员出国学习考察,先后有近4万名中国公民赴苏学习,使新中国有了自己的科技队伍,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这些政策
A.全面贯彻了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B.有利于独立自主地发展科学技术
C.着眼于纠正苏联工业化模式弊端D.保障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施
2022-04-15更新 | 190次组卷 | 9卷引用:历史(辽宁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10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社会主义改造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材料表明,新中国建国初期
A.合理调整工商业B.较为重视工业建设
C.优先发展轻工业D.注重农业经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