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1949年11月,美国纠集西方国家成立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和“禁运”的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随后对中国发动全面的封锁禁运。1972年至1977年底,我国与西方国家共签订引进技术设备合同220多项。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美苏争霸的开始B.改革开放的实行
C.中国国力的增强D.中美关系的改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是不同时期我国《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的统计,导致这中国《人民日报》对美形象的塑造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60年1975年1985年
积极报道0(0%)2(2%)51(14%)
消极报道323(95%)81(87%)88(24%)
中性报道16(5%)10(11%)224(62%)
A.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B.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C.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D.国内经济重心转移
3 . 下图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总体来看,此种变化反映出
A.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B.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D.国际政治格局正在变化
2021-08-05更新 | 1448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继续推行财政货币化政策,实行摊丁入亩,取消徭役性丁银,将丁银纳入田赋中一体征收,由田主负担,这对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有利。部分地主将土地资本转化为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清代多熟复种制向全国推广,两熟制向长江上游发展,岭南已有三熟制。清政府为提高土地产量,宣布“为天下万世筹赡足之计者,不独以农事为先,而兼修园圃、虞衡、薮牧之政”,要求调整资源配置,发展经济作物。农民为追求利益,籴米以食。在松江府、太仓州一带,“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之八九”。河南农民“舍谷稼而专植”药草;山东农民“以落花生代稼”;江浙广种蚕桑;闽赣和川陕力植烟草;江西两广多产甘蔗。手工业品重点产区多位于原料产地或邻近原料产地,这种发展态势就自然形成了各种作物区的生产分工。社会经济的这种发展使商业超越了传统商业以土特产品和奢侈品供应城市消费者为主的格局,而发展为粮食产区、经济作物区和手工业品产区的农民与农民、农民与手工业者间的相互交换。这种大规模的商品交流引起长途贩运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清代中叶,“无不完之税”,“办全漕者数十年,无他,民富故也”。

——摘编自方行《清代前期经济运行概述》

材料二   194910月到1952年底,新中国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19491952年,第一、二、三产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681319变为582319,农业占比下降10%,工业占比提升10%。1952年,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值关系为2715,与轻工业相比,重工业过于薄弱。在“一五”计划时期,1953年,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3%,1957年为43%;在整个工业总产值中,1953年轻工业占比为63%,1957年为55%,轻工业占比偏高,重工业占比偏低,这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瓶颈”。19501957年,国民收入实现了平均11.5%的增长率,其中,农业增长了6.8%,工业增长了22.9%,建筑业增长了68.5%,运输业增长了16.2%,商业增长了14%。

——摘编自郭旭红、武力《新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论述(1949201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经济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0~1957年新中国经济调整的表现和意义。
2022-04-07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高考冲刺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阅读表格信息,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对外贸易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1957—1965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统计表
年份对外贸易出口进口
总额/万美元增速/%总额/万美元增速/%总额/万美元增速/%
1957310342—3.27159755—2.87150587—3.68
195838715524.7519811024.0118904525.54
195943813413.1722613514.1521199912.14
1960380920—13.06185601—17.92195319—7.87
1961293599—22.92149063—19.69144536—26.00
1962266316—9.29149023—0.03117293—18.85
19632915679.4816492110.671266467.97
196434636818.8019163416.2015473422.18
196542453022.5722279016.2620174030.38

A.“左”倾错误的影响B.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C.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D.中国实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
2021-04-12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21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中国的船只远达大西洋沿岸,指南针正是这些远航水手传到阿拉伯和波斯的。通过他们,中国发明的航海罗盘为欧洲人所熟悉。13世纪初,欧洲开始有航海中使用指南针的记载。


传教士大批来华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2-1620),他们带来了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物理学和机械学知识·······顺治和康熙(1644-1722)对传教士比较信任,西学逐渐大量传入。

——据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从鸦片战争到1895年,清政府主要引进军事技术和少数相关技术,对西方技术体系一知半解,未发展机器制造等基础技术和基础工业。

——据张柏春《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等

材料三 195511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毛泽东强调,为了防御,中国也要搞原子弹。我们不首先进攻别人,但不是消极防御,而是积极防御。研制原子弹,当时总的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会议正式决定发展中国原子能工业,研制原子弹。

——《新中国60年发展之路》系列专稿之十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中国科技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政府引进西方技术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的原因和条件。
2021-02-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1957-1960年中国国民经济变化情况。下述变化明
工农业总产值工业内部所占比重
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重工业产值比重从45%上升至66.4%
农业总产值下降22.7%轻工业产值比重从55%下降至33.4%
A.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计划经济体制弊端逐步解决
C.国民经济结构亟需调整D.合作化运动促进经济发展
8 . 1961年,国家对高级糕点、糖果开始实行高价政策,随后扩大到饭馆、商店等许多方面。从1962年下半年起,国家的高价政策逐步回落,到1965年底,高价商品只有高级针织品一种。这一变化直接表明
A.农业生产基本得到恢复B.现存经济体制存在问题
C.市场供应状况得以改善D.干部腐化现象得以遏制
9 . 1962年,中共八届十次会议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规定农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是农村基层单位;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到1984年,99%以上的农村完成了政社分开。这一变化
A.反映了我国农村政治体制的演进B.使农村土地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
C.体现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D.适应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2020-07-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西南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中国曾出现两次工业向西部内陆地区迁移的现象,一次在30年代中后期,一次是60年代后。这两次
A.都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B.都伴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
C.都推动合理工业布局的形成D.完全由政府主导向西迁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