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从 1954 年9 月至 1956 年,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同时,中国代表开始出现在各种亚非国家会 议上,对外贸易开始活跃起来。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美国改变对华孤立政策
C.“一五”计划的开展D.中国外交政策的新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62年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在1961年已经精简职工800多万人的基础上,1962年和1963年两年内再精简职工1000万人以上。这一举措的直接目的是(     
A.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B.缓解城市粮食供应紧张状况
C.维持当前的国民经济结构D.保障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是不同时期我国《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的统计,导致这中国《人民日报》对美形象的塑造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60年1975年1985年
积极报道0(0%)2(2%)51(14%)
消极报道323(95%)81(87%)88(24%)
中性报道16(5%)10(11%)224(62%)
A.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B.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C.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D.国内经济重心转移
4 . 美国前驻华大使温斯顿·洛德所在回忆一件外交事件时说:“去中国仿佛是上月球,20多年来没有对外接触的中国充满了神秘。”这一外交事件是
A.美国发动朝鲜战争B.中美正式建交
C.尼克松访华D.中国加入WTO
2022-03-05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9年,鞍钢炼铁厂因冷却水水量不足而影响高炉正常生产,全国劳模孟泰经过反复思考,提出了新方案。经过全厂人员联合攻关施工,改造后的炼铁厂高炉循环水节约总量达1/3,全厂每年可节约费用23万元,保证了高炉的正常生产。这反映出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B.人民群众投身“一五”工业化建设
C.工人阶级积极参与经济建设
D.公私合营激发工人的主人翁精神
6 . 如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美国、乙是苏联、丙是中国B.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C.甲是苏联、乙是中国、丙是美国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
2021-12-09更新 | 662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宣城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7 . 据有关统计,1958年一年中全国性学术会议达500多次,学术论文和报告也达200,000篇,都超过以往任何一年。此现象
A.体现了教育对科学研究的促进B.是借鉴苏联经验的结果
C.反映社会局势对学术界的影响D.说明我国科技发明显著
8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B.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
2021-01-19更新 | 215次组卷 | 49卷引用: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9 . 20世纪70年代初的某一天,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北京市民惊奇地发现:“反帝医院”改成了“首都医院”,“工农兵大街”也恢复了它原来的名字“地安门大街”,一些“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标语也被重新粉刷,换成了“世界人民大团结”。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说明
A.中苏关系由友好转为对抗冲突B.中国对外政策有了重大调整
C.中美关系缓和并建立外交关系D.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已经实现
10 . 《光明日报》1958年8月4日报道:1958年7月14日到18日,刘少奇到山东寿张县视察,听说台前社亩产将达3万至5万斤的玉米、3万至5万斤的谷子、30万斤地瓜和宏伟社亩产15000斤籽棉的丰产后,赞扬他们说:“你们压倒了科学家,他们没敢想的,你们做到了,这是个革命。”这反映出
A.农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B.“共产风”刮向山东
C.浮夸现象十分盛行D.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