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
A.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氢弹爆炸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 . 1956年党的八大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表明党
A.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思想
B.确立以发展农业为中心的经济方针
C.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21-02-05更新 | 34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卷
3 . 为克服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B.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C.进行“大跃进”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4 . 温州人朱永贵口述:“……大家心里都空前地被‘超英赶美’的宏伟目标刺激着,铁门栓、锄头、秤砣、秤钩,甚至连灶台上的铁罐都被敲下来,钢铁厂一下子到处是各式各样的铁器……”。该口述反映的历史事件
A.助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C.积极调动了人们生产积极性D.为工业化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5 .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2019-01-30更新 | 2467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厦门湖滨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6 . 下图是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上面有“社社亩产万斤粮”“人人共庆丰收年”等标语。它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
C.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D.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8 . 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主要原因是在农业领域
A.优化了人民公社体制
B.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建立了商品经济体系
D.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实施“一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2019-08-14更新 | 194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10 .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40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0年福建厦门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