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毛泽东说:“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而不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该论述
A.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B.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
C.正确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D.认为阶级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
2020-12-22更新 | 434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考)
2 .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如“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受到党和国家的褒扬。这反映了我国
A.弘扬艰苦奋斗精神B.提升劳动者的素质
C.推动教育事业发展D.打开中国外交局面
2021-09-06更新 | 348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合格考)试题
3 . 过渡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先后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初,全国仍有土匪武装260多万人,他们还有明显的政治性质。1952年底,大规模剿匪活动结束。这项工作,对巩固人民政权、建立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秩序、保证经济恢复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经济方面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艰难得多,物价的飞涨,使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人心开始波动。这是关系到人民政权建立起来后能否站住脚跟的大问题。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三线”建设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从1964年至1980年,在主要的13个省、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整个工程规模空前。在铁路交通建设先行的前提下,西南诸省的工业进行全面深刻的再造,建成了基本完备的钢铁、能源、有色金属、电子、化学、机械等重工业体系,并建立了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这些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

——摘自远山《“三线”建设: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建国初巩固人民政权的重大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三线建设的特点及意义。
4 . 1956年党的八大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表明党
A.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思想
B.确立以发展农业为中心的经济方针
C.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21-02-05更新 | 34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卷
5 . 治理海河大事记

1951年

新中国在海河流战兴建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

1957年

《海河流战规划》编制完成

1963年11月

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

1963-1980年

流域内各地均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经不懈治理,“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

1980年4月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正式成立,开启了以流域为单元的科学治水历程

据表可知,根治海河水患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B.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
C.科学而缜密的治水策略D.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
6 . 195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至1970年,两国陆续进行了136次大使级会谈,双方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和成果,但在缓和与消除台湾地区紧张局势这个问题上未取得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
A.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立场有所改变B.意识形态是阻碍中美交往的根源
C.中美两国存在保持接触的沟通途径D.中国周边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
7 . 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这说明中国
A.开始结束屈辱外交B.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注重睦邻友好关系D.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2022-02-23更新 | 110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8 . 下表出自廖丽《视觉修辞视域下<人民画报>中文版封面中国形象塑造研究(1950—2016)》。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人民画报》(     

A.彰显中国群众地位与形象变迁B.呼应人民是国家主人的意识形态
C.宣扬五育并举的国家教育体系D.折射出复杂尖锐的外部斗争环境
9 . 1958年我国超发货币,导致民众持币待购现象严重,对此,中央采取部分商品“高价、敞开供应”的政策,并在许多城市开设高价饭馆。一时间,各地流传着“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头上食堂”的民谣,据统计,1962年开设的高价饭馆营业额达到4亿多元,上缴国家利润2.6亿元。据此推断这些措施(     )
A.助长了左倾浮夸的风气B.有助于工农业生产的恢复
C.导致通货膨胀日趋严重D.解决了中央财政不足问题
10 . 20世纪60年代,中央以备战为指导思想,展开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先后把在沿海的一些工业企业向西部、西北部转移,新建项目也大多集中投放在西部地区,80年代以来,三线建设逐渐淡出了历史。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三线地区受到资源和交通的严重制约
B.中央对国际局势判断发生了重大改变
C.三线建设完成了平衡工业布局的使命
D.国家财政难以支撑巨额建设经费支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