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1972-1985年中美贸易额统计表上表中,中美贸易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的改善B.中国的改革开放
C.两极格局的缓和D.意识形态的淡化
2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中美关系史上的两次“蜜月”,靠的不是本身的“情谊”,而是敌手的推动。这些“敌手”分别是
A.英国日本
B.俄国法国
C.日本苏联
D.法国英国
3 . 1956年1月,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召开,周恩来提出要激发知识分子的工作热情,着力提高其工作待遇,改善其生活条件,并使知识分子的提升制度更为合理。这一提议
A.适应了经济建设的客观需求B.落实了党的“双百”方针
C.实现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D.保障了文化事业持续繁荣
4 . 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
A.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氢弹爆炸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5 . 首次打破美国、苏联核垄断,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显著增强的历史事件是
A.实施“863计划”B.提出“双百”方针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秦山核电站建成
2019-12-1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6 . 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主要原因是在农业领域
A.优化了人民公社体制
B.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建立了商品经济体系
D.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
7 . 为克服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B.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C.进行“大跃进”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8 . 下图为新中国建国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运动
D.真理标准大讨论
9 . 1969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在年终记者招待会上宣称:“无视八亿人民(中国人民)这一件事,在我们看来就不可能建立和平了……因此,我们准备同他们对话。”材料中的“对话”体现在
A.签订《朝鲜停战协议》
B.邀请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C.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
D.共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0 .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40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0年福建厦门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