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毛泽东说:“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而不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该论述
A.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B.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
C.正确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D.认为阶级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
2020-12-22更新 | 434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考)
2 . 从田中内阁成立到完成田中访华的准备工作,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从田中声明到中日双方签署建交联合声明,只用了82天,这是国际政坛上闪电般的速度,促成该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缓和D.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的推动
2020-11-09更新 | 72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此政策的目的是
A.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B.纠正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C.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D.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4 . 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该措施旨在
A.推动国民经济形势好转B.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
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D.快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5 . 1972年7月,日本新任首相田中角荣在首次内阁会议上说:“在外交方面,要加紧实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推动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关键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B.中美关系解冻
C.中日矛盾消弭D.中苏关系正常化
6 .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一段描述:孙少平“不关心无产阶级政治、光看‘反动书’的行为很快就被人揭发,每天被人监督。“该情节最有可能发生于
A.人民解放战争时期B.新中国成立初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7 . 为克服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B.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C.进行“大跃进”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8 . 下表反映出
A.亚太地区的新秩序正在形成B.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C.第三世界联合斗争成果显著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2020-02-02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1961年6月,毛泽东重提三个第一:农业第一,市场第一,出口第一。他说,过去陈云同志曾经讲过,现在看起来,这三个第一是不能推翻的,各个部门要去调查研究。在当时,符合上述设想的做法是
A.优先发展农业B.提高积累率
C.压缩基建投资D.减少对外援助
2020-02-02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195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至1970年,两国陆续进行了136次大使级会谈,双方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和成果,但在缓和与消除台湾地区紧张局势这个问题上未取得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
A.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立场有所改变B.意识形态是阻碍中美交往的根源
C.中美两国存在保持接触的沟通途径D.中国周边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