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下列四幅折线图中,最能显示十年“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2012-02-08更新 | 47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西省安福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尼克松及夫人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手。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手握在一起,结束了20多年的隔绝状态,标志着中美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个“新时代”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中国推进全方位外交
2022-08-1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贞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某生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该生试图揭示的是
A.中英关系趋势B.中美关系趋势
C.中苏关系趋势D.中日关系趋势
2020-09-01更新 | 214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事务》上发表文章称:“任何美国的对亚洲政策都必须紧紧抓住中国的现实……长远的观点来看,我们实在不能永远将中国置于国际大家庭之外。”尼克松的这种态度主要是考虑
A.重构美国的全球战略B.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违逆
C.孤立中国政策已破产D.取得越南战争的最终胜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出现图中1961年工业国民收入趋势的政策因素是
A.苏联撕毁与我国的合作协议B.中共中央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C.合理调整工商业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超过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16年总和的109%。这反映了(     
A.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
2019-01-30更新 | 1855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承包给个人,自负盈亏
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
8 .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便对华实行全面禁运,中美贸易冻结。1969年,美国在对华贸易上开始解禁,允许中美非战略物资的贸易。这一变化表明(     
A.美国急于与新中国建交B.中国重返联合国时机成熟
C.美国对华政策走向失败D.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合作
9 . 195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6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促成以上提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B.国内主要情况和国际形势发生变化
C.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D.积极参与第三次全球科技革命
10 .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向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赠送熊猫: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向美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赠送熊猫。20世纪70年代的“熊猫外交”
A.开始突破“一边倒”方针B.促使双边外交局面的形成
C.成就主要源于重返联合国D.反映了外交方向的新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