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56年4月,毛泽东在约谈国家各个部门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其中第一个关系就提到要协调农轻重比重。他强调,“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意在(     
A.保障农村土地改革的开展B.推进国民经济调整工作
C.进一步完善计划经济体制D.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2024-01-11更新 | 205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下表为1952年、1978年我国农业发展的部分指标。农业的这种巨大变化主要反映了(       

类别

年份
农业机械总动力(万马力)机械耕种面积(万公顷)机电灌溉面积(万公顷)化肥施用量(万吨)农业用电量(亿度)
1952年2513.631.77.80.5
1978年1597540672489.5884253.1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B.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的贯彻D.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2023-11-28更新 | 1894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76年前,中国的城市化总体发展缓慢,城市化率较低。根据《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整理1949至 1975年中国城市化发展状况如下:
阶段时间城市化率
1949年至 1952年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由17.43%降为14.42%
1953年至1960年增长近6个百分点,由14.85%提高至20.74%
1961年至1964年由 18.85%降至 16.56%
1965年至1975年停滞不前,十年间下降了1.26个百分点
对上表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的主因是经济的恢复B.第二阶段的主因是大跃进运动
C.第三阶段因国家进行政策调整D.第四阶段因国民经济持续下滑
4 . 1965年高教部直属高校内迁一览表据上表可知高教部直属高校内迁(     
迁出高校专业迁入地
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机械、自动控制等四川绵阳
华东化工学院放射化工、稀有元素、石油天然气等四川自贡
北京大学无线电、雷达、物理等陕西汉中
南京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等湖南常德
A.巩固了经济调整成果B.实现了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
C.适应了国际形势变化D.源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全国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采取统一领导与分省、市、自治区办理相结合的招生办法。自此,“高考时代”开始。1952年高考统招(     
A.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需要B.属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产物
C.彰显了国家对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D.是对苏联教育发展经验有益借鉴
6 . 下图所示的是1962年《人民日报》的一幅宣传画——《交通新貌图》。该作品(     
交通新貌图
A.是研究经济政策调整的一手史料B.借鉴了现代主义绘画风格
C.反映了城市化进程得到迅速发展D.体现了“科教兴国”战略
7 . 1974年,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达翁,对他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原子弹比较多,比较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最多。亚洲除日本……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毛泽东对世界的看法是基于(     
A.反对霸权主义B.反对殖民主义C.反对贸易保护D.反对战争威胁
2023-05-21更新 | 21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62年到1965年之间,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往来大幅增加。在此期间,中国从日本、奥地利、西德等国引入了价值数亿美元的设备。这一变化缘于(     
A.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B.中国与欧、日关系正常化
C.美国孤立政策的失败D.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当地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     
A.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B.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D.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
2022-11-27更新 | 3342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练习(二)历史试题
10 . 下图:《人民日报》关于“抗美援朝”的报道(1953年7月28日至今)。报道数量的变化反映出(     
A.国家外交的务实性B.集体记忆的阶段性
C.国际形势的复杂性D.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