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在朝鲜战争期间,中国频频受到来自美国的核威胁。为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给新中国建设提供一个安全环境,中共中央决定研制
A.电子管计算机B.航空母舰C.原子弹D.载人航天飞船
2 .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01840年,英国工人每一工作日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生产大约增长4倍以上。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已经取代手工生产……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杨共乐《从历史印迹中走来的世界·外国篇》

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巨大变化。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弹一星”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维护国家安全所起的作用。
(3)结合上述两段材料,谈谈科技创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2021-10-2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2020年10月1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距离地球1.9亿千米的太空中送出了它对祖国最独特的祝福——一张超级自拍。回望历史,我国太空探索开端于
A.“长征一号”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五号”D.“嫦娥五号”
2021-10-29更新 | 127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郭永怀(19091968),我国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专家,“两弹一星蒙誉勋章”获得者。他是唯一位在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三个领域都有涉及的科学家。1939年,郭永怀等人接到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留学通知,从此,郭永怀开始了长达16年的留学生涯。后来,他辗转来到美国,师从冯卡门,并于1945年获得博士学位。在国外工作期间,郭永怀一直在等待机会,要用他的科学知识为祖国服务。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为避免美国以掌握重要资料为由阻挠回国,郭永怀烧掉了十几年来写成的手稿,毅然放弃了在国外的优越条件与待遇,于195611月回到祖国。经钱学森推荐,担任了刚成立的核武器研究院的制院长,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中,为核弹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19812月初,他在青海基地发现了一组重要数据,急于搭乘夜班飞机回京研究,在途中不幸遇难。在生命的最后瞬间,郭永怀和警卫员用身体保护了了国家机密的安全与完好。

——摘编自《郭永怀:“两弹一星”无勋中的烈士》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永怀参与祖国核武器研制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郭永怀事迹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
2021-03-1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1964年,中国的一项科技成就震惊了世界,它打破了美苏等大国对核武器的垄断,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防能力。这项成就是
A.仿制近程导弹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6 . 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导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充分说明中国的“两弹一星”
A.具有较强的政治意义和战略价值B.以中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后盾
C.有力地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D.有效地避免了来自外部的侵略
2021-02-10更新 | 223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据下表可以推断出(     
1958年苏联故意拖延履行核协定中国提出“全民办铀矿”“大家办原子能科学”的口号
1959年苏联不再向中国提供原子能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中国已经在“全民办铀矿”的过程中获得了土法炼铀的经验,“大家办原子能科学”也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
20世纪60年代苏联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中国进入完全自行研制原子弹的历史,并于1964年实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向科学进军”口号具有前瞻性B.中国人民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
C.“大跃进”制约了科学技术发展D.中国原子能发展受制于中苏关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说天文学是近代科学革命的切入点,那么物理学就是近代科学的核心领域,而近代的各种力学理论和实验又是触发物理学革命的关键。参与这场物理学革命的大师们,从理论到实践,为近代科学奠定了一个全新的传统。

——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科学技术视为革命者完成自身历史使命的重要工具,在西方国家封锁禁运、苏联毁约的困境下,千方百计引进先进科技并促进自主研发,果断地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为中国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董志凯《毛泽东与中国科学技术的自主研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物理学革命的重大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9 . 科学,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现象,透过科学,我们能够管窥各国文化传统之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一直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商朝有关于日食、月食的记录、哈雷彗星的记录;《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定的药典……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曾经起过巨大的影响。

——李建国《自然科学简史》

材料二 由于提倡西学者,其目的不在科学本体,而在制铁船,造火器,以制胜强敌,谋富强救国之策耳。而学西学者,又束缚于科举思想,徒藉一二格致之名词,以为进身之阶,干禄之途而已。而真正重视科学本体者,始于20世纪初的那一场思想运动。

——化学家张准(1924年)

材料三 1956年,我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和今后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                       

——《人民日报》

材料四 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科技投入,从1953年财政科技投入只有5 600万元开始,到如今仅2008年全年就比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增长了40倍之多,这说明我国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撑。2009的科技投入预计超过2 4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安排了1 461亿元。同时,各个地方、各个省市财政科技投入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人民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获得发展完善并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人重视“科学本体”开始于20世纪初的什么运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科技领域的重大成果。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成就突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1-01-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2021-01-19更新 | 165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