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的大举入侵中被迫开启的,经历了“师夷制夷”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不断探寻现代化的道路,结果都失败了。直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在黑暗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分析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所处的时代环境,明确指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胜利进军。

——摘编自张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

材料二 1959年,中央明确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1992年,党中央提出,中国的现代化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全面的现代化。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方面协调发展”。2020年,我国GDP总量达到101.6万亿元,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7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

——摘编自王正坤《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和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的变化,并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验启示。
2022-09-22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十四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2 . 初步实践
平反冤假错案原则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
表现对改革开放前的冤假错案和政策予以纠正
正确
评价
历史
标志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意义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修订
宪法
背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
内容____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
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2022-09-22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四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3 . 土地改革
(1)时间:1950年夏至1952年底。
(2)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_____制度之下,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过程
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法》。
②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4)意义
①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_____得到大解放。
②为中国逐步实现_____扫除了障碍。
2022-09-2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

——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

——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

材料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中央确定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强调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技术引进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
2022-06-09更新 | 10210次组卷 | 54卷引用: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真题
5 . “文化大革命”背景
(1)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的现实危险。
(2)毛泽东强调“_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6 . 成功探索
中共八大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________
意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内容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影响①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②全党____运动和全国____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

2022-09-2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四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7 . 经济上——土地改革与稳定物价
(1)土地改革
背景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大量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概况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法》。
②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意义①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②为中国逐步实现________扫除了障碍

(2)稳定物价
背景①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②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巩固人民政权
举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意义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2022-09-2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四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8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经济上

一化三改
背景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内容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____________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结果①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②“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政治上

民主法
制建设
1954年宪法①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性质及原则:这是一部________类型的宪法,体现了________原则和______原则
政治制度体系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思想上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2022-09-2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四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9 . 抗美援朝
背景朝鲜内战、美国武装干涉、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结果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_____
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_____,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2022-09-2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10 .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1)背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千疮百孔,财政困难。
②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_____,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2)目的:制止_____制造的市场混乱;从根本上稳定物价。
(3)措施
①党和政府采取经济措施和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_____”和“_____”。
②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_____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4)结果
①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②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2022-09-2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