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蛟龙下海”、“墨子”升空等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凝聚了中国力量,弘扬了中国精神。由此让我们联想到创业年代的英模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B.王进喜C.焦裕禄D.雷锋
3 .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
A.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B.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020-11-07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东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列春联,反映我国十年探索时期农村景象的是
A.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D.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因素包括
①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主政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关于三部文献的表述,准确的是( )
A.图1颁布,在中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图2规定,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C.图3的制定使中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图3体现了社会主义和民族区域自治两大原则
8 . 下列周恩来参加的外交活动,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出席万隆会议
②会晤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③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④参加日内瓦会议
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
9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的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016-11-18更新 | 411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0年江西靖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10 . 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调整:
A.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D.国民经济比例失衡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