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共八大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是基于(     
A.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C.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主要任务的决策是正确的
D.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西南和西北开展三线建设。1965-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对三线建设评价正确的是(     
①提高了国防能力                                      ②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③改善了工业布局                                     ④推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61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关于压缩城市人口的报告,他说:“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全国统计,由此精简下来的近2000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一现象(     
A.保障了“大跃进”的顺利进行B.表明工业建设以农为基础
C.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旨在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
2024-05-1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4 .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旅外科学家排除艰难险阻回国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949-1956年间,回国人员达2000多人,涉及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医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科学家回国(     
A.标志中国收回教育主权B.适应了新中国建设的需要
C.开启了中国的分科教育D.说明科教兴国战略的成功
2024-05-14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四川攀枝花市本来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小村落。20世纪60年代后,国家财政对四川投入资金量超过380亿元,使攀枝花市迅速成为了一座以钢铁为核心的城市。此举(     
A.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B.旨在贯彻“多快好省”的方针
C.应对了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D.落实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
2024-05-13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表是某同学整理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某次会议上周恩来讲话的部分内容。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而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同时,我们也要求其他国家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
我们认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应该如苏联所建议的那样,经由协商、首先是大国协商的道路
亚洲国家彼此之间应该进行协商,以互相承担相应的义务的方法,共同努力维护亚洲的和平和安全
亚洲国家应该互相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而不互相干涉内政;应该以和平协商方法解决各国之间的争端,而不使用武力和威胁;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各国之间的正常的经济和文化关系,而不容许歧视和限制
A.美国封堵中国的外交政策面临失败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在酝酿
C.中国倡导大国合作以维护世界和平D.中国政府反对美国的霸权政策
2024-05-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性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在一次外交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来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此次会议(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讨论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C.召开的地点在印度的万隆D.为亚非各国友好合作创造了条件
2024-05-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0年的年画《群英会上的赵桂兰》(图),描绘了当时毛泽东在中南海亲切接见全国劳动模范赵桂兰的情景。该作品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主要因为(     

A.体现了流行的年画创作模式B.塑造了去性别化的妇女形象
C.反映了民族团结和谐的图景D.表达了新时代的思想和观念
2024-05-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二模历史试题
9 . 1952年的全国高等院系调整前,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11所。调整后,全国高等学校减为182所,工科、师范、农林等科类的学生人数从7.04万人上升到13.84万人,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被取消。这次调整(     
A.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适应了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C.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布局D.成为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基础
10 .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在中国,近代化(现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 至 1919 年 8 年间,建成厂矿 470 多个,投资近 1 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元以上,8 年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1919 年随着欧洲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

——《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二   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通信、化工、国防等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据国家统计局《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等整理

(1)结合材料一的信息,说明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上的“成功与局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分析这一成就在经济、政治和国防等方面的意义。
2024-05-0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