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2 道试题
1 . “文革”"时期,工业建设仍得到发展。1965年,全国企业总数是15.8万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4.6万个,集体所有制企业11.2万个:到了1979年,企业总数就达到35.5万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8.4万个,集体所有制企业27.1万个,而且企业规模普遍扩大。这些企业的创办(     
A.加剧了地方的离心力B.造成了国家财政的流失
C.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D.缓解了社会就业的压力
2 . 我国电视业诞生的标志是(     
A.拍摄《定军山》B.北京电视台试播C.中国网络电视台试播D.中央电视台试播
2024-02-2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对我国的科学技术体制进行改革。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将科学技术视为重要的生产力
C.以科技服务全面社会主义建设D.将发展科技作为国家中心工作
2024-02-2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4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建成了大批工业基地,成昆、陶黔铁路和沿线工业群使大小凉山、乌蒙山脉少数民族落后地区实现了“飞跃五十年”的进步。这些成就(     
A.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得到了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
C.奠定了东西部共同富裕的基础D.凝聚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2024-02-2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5 . 1973年1月,国家计委提出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建议利用西方经济危机的时机,引进约43亿美元的设备,简称“四三方案”。中国利用该方案,兴建了26个大型工业项目(化工、采煤、电站等),总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据此推知该方案(     
A.彰显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B.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表明我国已放弃计划经济模式D.有利于帮助西方国家度过经济危机
2024-02-27更新 | 101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59-1961年严重困难发生后,中共中央采取的方针是(     
A.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B.以“阶级斗争为纲”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集中力量发展农业
7 .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该时期的是(     
①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②成功发射导弹和人造卫星③“蛟龙号”载人深潜器④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2-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川古代交通闭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盆地内多山地、丘陵,将广袤的地域分隔成众多的小平坝(即小盆地),一平坝到另一平坝并不方便。四川人民为了消除空间阻隔,不断开拓交通路线。至两宋时期,由于都城都在四川东面,唯以长江水路为主体的峡路横贯东西,是四川与中央政府的唯一通途,成为四川最重要的交通路线。峡路是转输蜀布帛、粮草、川盐和纲马的重要漕运路线,也是军事上的重要通道。但峡路转输成本高昂,民困不支,且水路险恶,事故频发。

——据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等整理

材料二   为实现西南人民自清末以来40余年的愿望,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生人民政权的力量,成渝铁路于1950年6月15日正式开工修建。1952年7月1日,也即中国共产党成立31周年纪念日,新中国第一条由自己设计、自己建造,材料零件全部为国产的成渝铁路在重庆、成都两地同时举行隆重的全线通车庆祝大会。它的建成,是中国筑路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摘编自俞荣根等《当代重庆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四川古代交通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成渝铁路修建的历史意义。
9 . 据统计,从1970年到1976年,先后有61个国家同中国建交,比建国20年内建交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其中大部分为英国、日本、联邦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革命外交开始转向务实外交B.实现了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C.不结盟外交政策的成果显著D.所处的国际环境得到逐步改善
10 . 为响应支援内地高校建设的号召,1956年,上千名交大教职工家属和学生登上了开往西安的专列,西迁师生员工的车票上,有一行字特别引人注目:“向科学进军,支援大西北!”这反映了交大师生(     
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气概B.热爱祖国,扎根边疆的情怀
C.勤俭节约,淡泊名利的追求D.爱国奉献,服从大局的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