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1969年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暗示:“我们谋求建立一个开放的世界一对各种思想开放,对货物和人员的交流开放;在这个世界里,大小国家的人民都不会怒气冲冲地处于与世隔绝的地位。”中国领导人见微知著,8天后《人民日报》全文刊出其演说。这反映出
A.美国已经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B.美国在中美关系中居主导地位
C.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意向D.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分歧已消除
2 . 1965年至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建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陕西航空等一批现代化生产和科研基地,成昆、湘黔等重要铁路,德阳重型机器厂等工业基地以及攀枝花等新兴工业城市。三线建设
A.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B.重点放在西南和华南地区
C.推进东北工业基地的迅速发展D.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布局
3 . 下图是历史上广东某公社的一幅宣传画,画中题诗“藕产大跃进,一条四百斤,抬回厨房里,供食八百人”。有关下图内容说法正确的有

①反映了当时“浮夸风”盛行
②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1958年
③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初步成果
④该图可作为研究当时社会情况的史料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1-2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69年,毛泽东提议“研究一下国际问题”。同年7月,陈毅等将《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的研究报告送交中央。在报告中提出“在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中,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这一报告结论的得出主要是基于
A.中苏关系的恶化B.中美关系的缓和
C.多极化趋势出现D.国际形势的变动
5 . 1958年,毛泽东到河南新乡七里营视察,之后在谈话时说:“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起,便于领导。”毛泽东赞扬的“它”是
A.人民公社B.大跃进C.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
6 .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升空,并于4月27日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回顾中国航天史,下列选项说明我国开始步入太空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
A.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B.“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D.“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
2021-11-04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1952年—1978年,中国历年GDP增长率统计表。其中1958年—1961年,中国的GDP急剧下降,下列于此有关的因素是
A.三大改造B.抗美援朝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2021-11-0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6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这次爆炸的时间非常巧妙(联合国大会辩论开始前),而且速度快的异乎寻常,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这表明“这次爆炸”
A.直接推动了中国重返联合国B.标志着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
C.有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D.促成了多极国际格局的形成
9 . 基辛格在其著作《论中国》中写道:“对峙对双方都不利,这正是我们去北京的原因。尼克松急切盼望能够将美国人的视线从越南上面转移开来,毛泽东则决心迫使苏联在攻打中国之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中美双方都明白这次会谈事关重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据此可知,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有
①美国急欲摆脱越战泥潭
②苏联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④美国彻底放弃敌对中国的政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其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是
A.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B.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