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观察如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三次建交高潮发生于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际B.参加万隆会议之际
C.重返联合国之际D.致力于全方位外交之后
2021-08-13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屯昌县屯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不是冤家不聚头,狭路相逢板门店;谈谈打打二载半,磕磕绊绊二十年;披荆斩棘开通道,风雨兼程架桥梁”,评述的是新中国建立后的
A.中美关系B.中苏关系C.中日关系D.中英关系
2021-05-03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021-04-02更新 | 272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海南昌江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1959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提出了‘多快好省’这个建设经济、文化的口号。可以快一点,但不可能很快,想很快是吹牛皮。”由此可推知,这段讲话
A.试图纠正国家建设忽视规律的偏向B.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C.推动了“双百”方针的提出D.否定了“大跃进”开展的必要性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关中美关系的漫画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中国对美国和苏联贸易额的变化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幅图表,说明中国与西方国家及社会主义国家贸易状况的不同,并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
2020-11-02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西方国家开始了长达100年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其罪魁祸首是英国,美国尾随其后。1844年,美国胁迫中国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不费吹灰之力就在中国取得了英国在《南京条约》中所规定的各种特权,甚至还获得了不少特别权益。1899—1949年是中美关系的第三阶段。1899年美国向中国政府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其在华侵略势力一天天扩大。

——摘编自周小毛《百年中美关系:回眸与启示》

材料二   尼克松于1969年当选美国总统之时,中苏两国在边界珍宝岛地区爆发军事冲突。毛泽东多次指出,中美两个国家之间固然存在着双边关系问题,但此时国际问题才是主要矛盾。尼克松于1972年2月访华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指出:“我是出于我们的国家利益来到中国的。他在给周恩来的信中提到:“我们相信,一个充满活力和强大的中国符合世界和平的利益。1973年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表示:“中国的完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项基本要素。

——摘编自鲁宸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演变因素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40一1949年的中美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变化及原因。
7 . 下图是创作于196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A.宣传党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B.表达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
C.倡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D.说明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
2020-07-12更新 | 5242次组卷 | 5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大成高级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这反映了当时
A.民主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B.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C.人民的政治权利未得到保障D.政治建设深受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影响
2020-07-01更新 | 644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0届高三临考模拟历史试题
9 . 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这些政策变化表明美国
A.积极传递与中国接近的信息
B.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
C.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D.落实《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
10 . 上海从1959年开始,出现了如下表所示的用工单位退工情况。这表明当时(       
合计正式职工家庭妇女
1959年上半年6.55万3.39万3.16万
1961年第三季度10.1万6.6万3.4万(含少量临时工)
1962年上半年20.48万15.4万5.08万

A.妇女的社会地位急剧下降B.基层行为与宏观经济政策相悖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艰巨D.技术革命是影响调整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