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如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美国、乙是苏联、丙是中国B.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C.甲是苏联、乙是中国、丙是美国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
2021-12-09更新 | 662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6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卷1
2 .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说,过去的时间我们曾经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尼克松所说的“共同利益”主要是指
A.结束朝鲜半岛的分裂B.中美两国发展的需要
C.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D.改善国际环境的需要
2020-04-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3 . 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幅墨汁对联依稀可见:“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20世纪:
A.50年代末B.60年代末C.70年代末D.90年代初
2020-02-10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人们在为孩子命名的时候往往自觉或不由自主地留下了历史的印记。以下四人如果按照年龄从大到小排序,那么位列第三的最有可能是
A.王建国B.陈跃进C.李援朝D.赵文革
2020-01-1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1月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1954—1983年中国历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时间表,请你判断导致第三届到第四届间隔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
1954.51959.41964.121975.11978.31983.6
A.国家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改造
B.政府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
C.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包围
D.国家陷入严重的社会大动乱
6 . 1972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3月6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设计者用汉字“友”把画面切割成五块: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会面,尼克松一行参观长城、观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Nixon’s China Odyssey(尼克松的中国奥德赛之旅)。作者的设计意图是:
A.尼克松的访华具有划时代意义
B.尼克松与毛、周成为政治挚友
C.中美是可以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的
D.中美最高层终于打破坚冰开始交往
2019-09-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7 . 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 )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
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
2019-01-30更新 | 1668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卷1
8 .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 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162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9 . “深刻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穿云霄。彩云栓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这是50年代中国某地的一首民歌。如果将其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景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10 . 下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