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60年代初,刘少奇向党中央提出试办托拉斯的建议。1965年,刘少奇在听取托拉斯试办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办托拉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但都没有完整的经验,要我们自己创造。可以考虑托拉斯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人权、财权、物权全部统,工厂全部收;另一种是只统一计划、价格、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第三种是只管计划,安排任务,交流经验。恐怕几种形式都要有,只一种不行。总的目的,是要把经济组织起来。组织起来,就可以搞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对国家有利,对地方有利,对整个社会都有利。

——摘编自《刘少奇选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少奇主张试办托拉斯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少奇主张试办托拉斯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祁建华(1921-2001年)中原大学毕业后,投身革命。他目睹大多战士目不识丁的现状,深感忧虑,于是利用工作之余,结合自己早年任教的经验,尝试利用注音符号进行集中识字,因其效果显著而引起所在部队领导的注意。1950年初,全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学习运动。此时,祁建华被调任“训练队”担任专职文化教员,开始改进并完善“速成识字法”,同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实验。19508月,贵州省军区决定全面推广他的“速成识字法",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由此创立。1952426日,《人民日报》发表专题社论《普遍推广速成识字法》,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利用“速成识字法”。1953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合作社对社员文化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文盲问题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顺利开展产生了直接影响。为此,中央和地方大力开展农村扫盲教育,扫盲运动迎来了高潮。此后的“速成识字法”实验尽管退潮,但它在成人扫盲工作中仍不失为主要方法之一。

——摘编自喻本伐等《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扫盲实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祁建华能够创立“速成识字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速成识字法”推广的历史影响。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徐光宪,浙江绍兴人,他的父亲精通算术和围棋,幼年时经常教他解数学问题和下棋,激发了徐光宪对数理化的兴趣。虽然妈妈是那个年代传统的中国妇女,但是教育子女很严格,从小便告诉他: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1944年,徐光宪留学美国,努力完成了科研工作。新中国建立后,他毅然决定放弃获得博士学位的机会,经历层层阻碍回到祖国。他在北京大学讲授物理化学,物质结构、原子核物理导论、量子化学理论、分子光谱理论等12门不同的课程。此外,他还编写教材,希望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后,能够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为国家培养了近百名博士、硕士生。1972年,为改变我国稀土工业落后的面貌,徐光宪将研究方向转向稀土分离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20世纪80年代,他提出了全新的串级提取理论”,这在当时是世界首例。这种技术大大降低了稀土净化成本,解决了当时我国稀土深加工产品依赖进口的问题,被称为中国稀土之父

——摘编自澎湃新闻《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矢志不渝,带领中国打破西方垄断的噩梦》


(1)根据材料,概括徐光宪对中国科学事业所作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光宪能够成为“中国稀土之父”的原因。
2023-04-03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富生机活力、最具重要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好坏深刻影响着两国的全局利益,也影响着世界的和平、安全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在《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

材料二   (中美)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他们就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讨论,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将会是互相有利的。双方各自承诺对进一步发展这种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摘自1972年2月29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中美)双方同意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于共同承担责任,努力实现二十一世纪的和平与繁荣是重要的。……在加强双边经济发展、贸易、法律、环保、能源、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两国军队往来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两国还同意,两国内阁和次内阁级别官员定期互访,就政治、军事、安全和军控问题进行磋商。

——摘自《中美联合声明》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中美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理由是否正确?为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是如何变化的?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中美双方在规定继续保持对话和磋商方面有何变化?你认为中美处理双边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2023-03-1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典型的多边外交的成就。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与当时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的代表打交道。当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一方面同英、法外长直接交往、会谈;另一方面,努力争取苏、中、越三方达成一致,经过会上、会下的穿梭往来和艰巨的斗争,最后苏、中、越三方终于达成了《关于在柬埔寨和老挝停止敌对行动达成协议的公报》。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不仅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还积极在会内、会外与亚非国家接触,消除隔阂,将交朋友的立足点放在亚非国家。

——摘编自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史》

材料二   1973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了基辛格博士,他用赞赏的语气提出一年以前尼克松对中美相互接近所做出的解释。毛泽东说:“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HAND﹣IN﹣HAND手携手)。”基辛格表示:总统曾对主席说过,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我们本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对别的任何人表示善意。毛泽东认为基辛格讲的是“老实话”。

——摘编自宫力《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多边外交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多边外交的指导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能够“HAND﹣IN﹣HAND”的原因。
2022-03-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市属学校互助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中国已经具备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条件,还需要争 取的就是有利的国际条件。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关系,因此,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 中国不仅在口头上宣传和平,而且实际行动中也做出重要的努力。19551月,中国正式 接受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

——摘编自刘磊《万隆会议与中国同亚非国家的经贸关系》

材料二 1964年,当美国派地面部队到南越使越战升级到“局部”战争后,中美之间的敌意和对抗骤然加剧。越南战争使美国陷入旷日持久的社会分裂和国内政治危机,国内“反战”的呼声此起彼伏,大规模的反战运动动摇了美国的政治基础。60年代后期,苏联的实力和影响渐渐超过美国,这让美国更加深感不安。这时期新上任的总统尼克松认识到,必须结束越南战争,解决越南问题“关键不在河内,而在北京和莫斯科”。而此时的中国,出于抵消苏联威胁的考虑,实现与美国关系正常化,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还是越南问题。这样,19722月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新的一页从此揭开。

——摘编自张威风《越南战争与中美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关系而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越南战争前后期中美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7 .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书中所记载的具有地区性的农业资料分析,其反映的地区范围主要在后魏统治下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中国古代农学名著,在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属于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结论。……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的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

——摘编自《物种起源》

材料   三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袁隆平闻言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1)材料一中所说的“农学名著”是什么?其历史地位如何?
(2)材料二反映的是达尔文创立的什么学说?这一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袁隆平充满自信的原因。
8 . 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上图中的①、②分别与哪两次列强侵略战争有关?
(2)图 ④ 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20 世纪70 年代中国外交还有哪些突出成就?请再举两例。
(3)通过学习近平代中国外交史,你得到什么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