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952—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大批学生的考试分数都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
A.青年学子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代背景
C.干部选拔注重学校和专业素质D.北京钢铁学院生源素质较高
2 . 下图为中国现代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漫画,其画上题字是“迎春爆竹响千家,共祝新春百物华。五谷丰登蔬果熟,枣如瓜与瓜如车。辛丑春节,子恺画并题”,该画从侧面反映出
A.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明显B.中国的温饱问题已解决
C.农民生产积极性被调动D.大跃进运动下的浮夸风
3 . 如表1949—196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恢复和增长期

出现如表所述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利用市场调节手段B.改变了所有制结构
C.改善经济结构比例D.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2019-12-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从苏联引进的156个特大工业项目中,绝大多数是重工业项目,而在60年代前期,中国从西欧、日本引进的设备中,洗涤剂、化学纤维、塑料、化肥等面向市场、面向农业的项目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尝试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
B.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体制框架
C.打破了资本主义对我国的封锁
D.探索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道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A.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B.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C.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D.中国开始引进外资生产
2019-08-19更新 | 34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淮南二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1
6 . 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2019-01-30更新 | 4143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淮南二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1
7 . 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2019-01-30更新 | 2897次组卷 | 66卷引用:安徽省寿县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抽考历史试卷
8 .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这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通俗的注解
A.“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9 . “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该内容( )
A.客观上有利于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
B.使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C.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亚太地区的缓和
D.解决了中日间历史遗留问题
10 . 有评论说,20世纪70年代,中国结束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被动,打赢了一场“隐形的世界大战”。这主要是指
A.彻底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赢得了第三世界的信任与支持
C.阻止了西方和平演变
D.迫使美国调整政策,从敌视走向缓和
2016-11-27更新 | 73次组卷 | 5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淮南二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