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外交新局面,空白处应为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
C.中美关系正常化D.中苏关系正常化
2 . 我国古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消失。但在1962年到1965年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也有了自留地,一些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的“左”倾错误部分得到纠正
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021-12-04更新 | 24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新余一中高二下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3 . 下图是我国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图(1950—199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1952年经济增长率迅速提升
B.国民经济比例调整推动1964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
C.周恩来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推动1975年经济的恢复
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1992年经济的迅速发展
4 .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D.中日邦交正常化
2021-08-31更新 | 121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新余一中高二下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对《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进行修订,其中重要修改,一是取消供给制;二是规定办不办公共食堂“完全由社员讨论决定”。这表明
A.中央着手调整分配制度B.人民公社体制得以废除
C.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成效D.农业经营模式发生变动
6 . 建国以来,我国外交上出现四次建交高潮(如图所示)。其中第一次和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出现
A.表明我国外交政策发生重大变化B.符合相关国家的国家利益
C.是由超级大国关系的变化所决定D.根本原因是国际环境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从1961年开始,中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到1965年,全国共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大城市数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4.6%(1964年)。这种现象
A.终止了人民公社运动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加速“左”倾错误的发展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
8 . 宣传中共“八大”路线的标语口号有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动员一切的力量,争取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C.“放弃剥削,学好本领,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D.“公社赛过铁饭碗,幸福生活万万年”
2020-04-2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图是1970—197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以对外关系的改善为基础B.反映出牛产能力大幅提高
C.说明了发展经济成为中心D.反映出开放局面逐渐形成
2020-03-17更新 | 656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