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部分地区先后设立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制度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政治管理体制D.都享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3 . 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中举足轻重。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回眸历史,愈加凸显出深圳经济特区的不一般,这个不一般就在于它是(       
A.多边贸易体制主导下的成果B.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产物
C.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成就D.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022-06-14更新 | 5315次组卷 | 5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七十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80-1986年,海南的“三资企业”合同规定的外资额仅为2.24亿美元,实际利用的只有0.67亿美元;1988-1994年,海南利用外资达46.7亿美元。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D.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
2022-05-31更新 | 286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取得成功后将经验推广全国。这表明兴办特区的主要目的是
A.探索新型发展模式B.加快中外经济融合
C.促进特区自身发展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6 . 近现代贸易格局的变化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夕,广州是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五口通商以后的最初几年,广州仍然是对外贸易的最大中心。从对外贸易上占有最大份额的中英贸易看,在整个40年代,由广州输往英国的货值,仍居于五口的首位。但是,即使在这个时候,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进入50年代以后,贸易重心之由广州北移上海,就更加引人注目了。曾经被西方商人幻想为“永远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的广州,在五口通商之后不到10年的光阴,便已趋于衰落。

——摘编自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二   中共中央于1979715日批转了广东、福建两省的报告,指出: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这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对加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1980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文件,正式将“出口特区”命名为“经济特区”,要求将深圳特区建成兼营工业、商业、农牧业、住宅、旅游等项事业的综合性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为确立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和实施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前后广州贸易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深圳特区建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7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
A.深圳B.珠海C.香港D.澳门
8 .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现代化城市。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邻港澳B.政策扶持C.科技领先D.资源丰富
9 . 某学者认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经济特区的建立、股份制和证券市场的形成等都是上、中、下层之间互动的结果。同时,大量专家、学者在上、中、下层之间传递信息,为中央和地方的决策提供咨询,并参与各层次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该学者意在说明(  )
A.改革密切了各阶层的关系B.改革开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改革与开放之间相互促进D.改革开放的重心逐渐发生转移
2021-09-05更新 | 655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8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经济特区B.珠海经济特区C.厦门经济特区D.海南经济特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