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1984年初,全国有3000家企业进行了厂长负责制试点;到1988年,全国实行厂长负责制企业已占国营企业总数83.2%。这说明(     
A.厂长负责制得到广大职工认同B.市场经济有力助推国企改革
C.厂长负责制达到了预期的成效D.城市改革迈出了有序的步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1993年开始,中国电视广告出现了一股CI(企业形象设)热潮。广东、北京、上海等地的企业纷纷导入CI概念。各地广告协会、广告公司举办各种活动帮助企业熟悉、了解CI策略,并为企业进行CI设计,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逐步深化推进B.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国企活力
C.广告是传播文化的载体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确立
2024-05-3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91年,娃哈哈食品厂为扩大生产规模,经政府牵线搭桥,对陷入困境的杭州罐头厂实施兼并,开集体小厂兼并国有企业先例。仅三个月杭罐厂即扭亏为盈,“娃哈哈”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2.17亿元。上述史实体现了(     
A.民营经济力量的发展壮大B.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
C.股份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D.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24-05-3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与1964年相比,1979年四川钢产量由占全国的4.7%上升到占8.5%,成品钢材量由5.3%上升到7.6%。1980年,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22亿元,名列全国第一。四川工业的大发展主要得益于(       
A.城市现代化水平提高B.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
C.国家工业布局的调整D.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2024-05-2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青岛海信公司发展大事记,表中信息反映出我国(       
1979年青岛电视机总厂成立,并被国家确立为电视机定点生产单位
1984年第一台彩色电视机下线,创造当年引进、当年投产的高速度
1994年青岛电视机厂改制为青岛海信集团公司
1997年青岛海信电器股票上市
2006年海信进入欧洲市场,以高科技的平板电视打入欧洲销售主渠道
2007年海信欧洲研发中心正式运转
A.基础设施建设位于世界前列B.现代企业制度广泛确立
C.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发展完善D.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
2024-05-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我国开始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至2012年9月,全国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6950家,全国2103家有改革任务的文化系统国有文艺院团有2093家完成改革任务。文化体制改革旨在(       
A.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潮流B.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抵御欧美国家文化渗透D.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2024-04-19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学科基地大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以西北作为大后方支援抗战,大批政府官员,学者前往青海实地考察,为青海垦殖事业建言献策。在全国开发西北的浪潮的推动下,青海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丈地清赋工作,耕地面积及农产产量在三十年代持续攀升。四十年代中期以后,国民政府对西北地区的关注程度逐渐冷却,青海省政府也逐渐放缓了对本省的农业开发,青海省的农垦活动演变为政府形式化、公式化的敛财手段。

——摘编自狄新昊《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青海农垦研究》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宁夏农垦围绕“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管理体制、生产结构、经营方式、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财务包干,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和场(厂)负责制,打破了吃企业“大锅饭”的问题。特别是1983年中央提出“国营农场要办家庭农场”后,自治区农垦局下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一九八四年一号文件的若干政策规定》。1984年在垦区开始试办,职工由单纯的生产者变为生产经营者,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到1986年底,农垦系统已建起6000多个家庭农场,基本上完成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变革。19811988年累计实现利润6889.7万元,缴纳税金3929万元,利税合计1.08亿元。

——摘编自廖周《宁夏农垦改革初期问题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对青海农垦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宁夏农垦改革的特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边疆开发建设的意义。
2024-04-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改革初期,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份额高达70.52%,第二、三产业的份额只有17.30%和12.18%。到2001年底,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份额已下降到50.00%,第二、三产业份额分别上升到22.30%和27.70%。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改革开放产业结构的调整B.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C.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D.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善
2024-04-09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江苏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价格双轨制,即同一种商品价格有的由国家统一核定,有的由市场供求决定。在实际中,出现了货物积压等问题。为此,石家庄政府提前把物资部门和企业推向市场,进行统一销价,差价返还的体制改革。后来国务院号召有条件的地方,推广石家庄的改革经验。这一措施(     
A.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
C.完善了公私合营的经营模式D.标志着统购统销的结束
10 .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是改革开放后知识产权领域的第一部法律。在其制定时的主要争论之一,是遵循旧例要求企业强制注册,还是允许企业自愿注册。当时的全国人大法制部门采纳国际通行做法,最终确定了商标“自愿注册”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     
A.适应了经济体制变革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推动了城市对外开放D.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