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1982年廖承志致信蒋经国:“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材料强调推动海峡两岸统一的积极因素是(     
A.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B.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
C.海峡两岸交流的频繁D.“一个中国”的共识
2023-06-28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违反我们民族的利益和愿望的。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更可见潮流所至,实非任何人所得而阻止。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这一文件的发表(     
A.宣告了“一国两制”构想的出台B.表明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推动了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D.直接促成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
3 . 阅读下表所示的内容,表中数据的变化与下列哪一因素直接相关(  )
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
年份企业数量(个)合同金额(亿美元)占台湾地区对外投资比例(%)
1991年173513.909.52
1992年6 43055.4321.78
1993年10 94599.0365.60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两岸“九二共识”的达成D.海峡两岸最高领导人会晤
4 . 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交涉中的重要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其内涵是(     
A.海峡两岸扩大交往,广泛开展经贸合作B.国共两党对等谈判,进行第三次合作
C.双方践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改编的这首《回乡偶书》最早可能出现的背景(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1987年,两岸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C.1992年,“九二共识”的提出
D.2008年,两岸实现通航、通邮、通商
2022-08-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上的五次《告台湾同胞书》

时间摘录
第一次(1950年2月28日)美帝国主义者也利用这个机会,加紧对台湾的侵略和控制……全国四万万七千万人民已经决心把解放台湾统一全中国作为第一个重大任务,准备集中一切力量,渡海歼灭蒋匪帮的残余势力,解放台湾。
第二次(1958年10月6日)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这一点,周恩来总理在几年前已经告诉你们了,这是中国内部贵我两方有关的问题,不是中美两国有关的问题。
第三次(1958年10月25日)我们完全明白,你们绝大多数都是爱国的,甘心做美国人奴隶的只有极少数。同胞们,中国人的事只能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解决。一时难于解决,可以从长商议,…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一切爱国者都有出路,不要怕什么帝国主义者。
第四次(1958年11月18日)我们希望台湾当局有一天甩掉美国人那只钳制魔手,派出代表,举行和谈。我们的和谈是真和谈,谈成了,内战就可以宣告结束,全体中国人团结起米,一致对付外来的威胁,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第五次(1979年1月1日)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和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更可见潮流所……我们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完成下列要求: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反分裂国家法》,围绕“国际格局演变与对台政策调整”这一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300字左右。)
2021-06-07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孙中山在创建南京临时政府时…宣布新成立的共和国“当成为统一独立与兴盛之国家要实现“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内政之统一”等,坚决反对任何分裂中国的政治方案。辛亥革命失败后,针对国家四分五裂的局势,孙中山无论在言论上或行动上都更加重视国家统一问题…孙中山认为,中国之所以必须统一,不能分裂,一是中国“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只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才能使“中国变成很强盛的文明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孙中山的国家统一观》


(1)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祖国统一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2021-04-2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在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时,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特区成立后保持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外,享有高度自治权。这体现了
A.分权制衡原则B.主权平等原则
C.地方自治原则D.一国两制原则
9 . 邓小平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这一讲话的重点是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方向B.设定香港自治底线
C.肯定“港人治港”方针D.消除香港分裂势力
10 . 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和平统一是解决两岸分歧的唯一方式B.民族问题导致两岸的长期对立
C.一个中国的原则已成台湾各界的共识D.立法体现中国政府的统一决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