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历史发展影响巨大。其中,它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A.平反冤假错案B.否定了“两上凡是”
C.实现了工作重心的重大转移D.拨乱反正
2 . 号称“中国第一商顺”的年广久干1979年12月注册了“傻子瓜子”商标。《邓小平文选》中这样解释“傻子瓜子”:“指安徽省芜湖市的一家个体户,他雇工经营,制作和销售瓜子,称为傻子瓜子’,得以致富。”“傻子瓜子”的成功经营表明当时
A.商标品牌意识已经普及B.城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C.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D.非公有制经济得到承认
2022-05-30更新 | 910次组卷 | 14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在“变”中发展,这一时期,带“新”的词汇频繁出现。以下两“新”就是其中的代表

美国之“新”——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   我坚信,在当前的危机时期,你们也会再一次对领导表示支持……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这项任务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

——罗斯福总统首次就职演说(193334日)

中国之“新”——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材料二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走过了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基本“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到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的“超苏联模式”,打倒“四人帮”后,才最终在新时期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和突破,也首先是对过去传统的“苏联模式”来说的。

——陆南泉、马龙闪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上)》


(1)材料一中“当前的危机”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实质。
(2)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起点。相对于传统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决策、经济体制方面有哪些“创新和突破”?
4 . 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都是在党的历史上有重要而深远影响的会议,其中关于会议主题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
B.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D.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
5 . 在比较的意义上,正如陈云同志所言,它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具有历史转折的意义,无论给予多高的评价,在我党的历史上,都不算过分。陈云所说的这次会议是
A.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七大
2022-04-06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52-1978年,中国工业产出年平均增长率达11.5%,工业产出占G DP的比重由18%上升到44%。中国从“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状态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据此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来工业化建设
A.使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B.扭转了近代以来落后局面
C.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D.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
7 . 阅读材料,完成F列要求。

材料一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的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1)依据材料一,分析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结构的角度分析19世纪中期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变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主要表现各有哪些?
(4)综合以上材料,从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022-03-0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78 年 4—5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派出三个代表团出国考察经济。其中, 谷牧副总理率领的代表团赴法国、西德、瑞士、丹麦和比利时等欧洲五国考察,参 观了工厂、农场、港口、市场、学校、科研单位、城市设施和居民区等。他们考察 的目的是
A.推动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B.制定三线建设的布局规划
C.致力于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D.了解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76年9月,重庆荣昌县楠木沟村生产队将队里的土地实行包产到户,之前只能收入八千多斤麦子的耕地竟收了两万多斤,但生产队长李万玉却受到了公社党委的严厉处理。这说明当时
A.体制与思想亟待突破B.中央稳步推进体制改革
C.农民的收入显著增加D.所有制调整刺激了生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纵观党的一百年奋斗历程,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精神内涵不同,但实质归一,具有完整的共生特质。中国精神不是单一的某一种精神,而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对精神生产和精神指引的领导,逐步建构起的一个具有整体架构的中国精神谱系


——摘编自邹绍清《论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国精神谱系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所体现的中国精神谱系中的一种“共生特质”,并予以阐释。(要求:“共生特质”表述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11-06更新 | 196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