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对我国外交政策做出了相应调整: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强调不结盟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调整(     
A.终结了中苏同盟互助的约定B.与工作中心的转移相适应
C.旨在推行新型的区域内合作D.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外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78年3月至5月,中共中央先后派遣考察团赴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了解并学习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市场经济制度。赴香港、澳门地区学习如何快速发展经济,赴西欧五国考察交通运输业、电力机械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考察活动旨在(     
A.推进经济休制的改革进程B.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C.改善经济建设的外交环境D.实施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党的一支依靠力量”的论断。上述论断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工作重心有转移的迹象B.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C.拨乱反正工作已经开展D.新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
2024-02-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78年7月国务院召开了关于加速现代化建设的会议,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根据出国考察情况,指出我国与欧美的差距,并提出要借鉴欧美有益经验、解放思想。参会的领导和负责人都表示认同。这次会议(     
A.为历史转折做了重要准备B.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C.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D.受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2024-01-31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82年以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构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这说明1982年宪法(     
A.是改革开放的根本保障B.体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明确依法治国核心理念D.表明国家权力来自人民授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据孙冶方回忆,他在参加1978年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考察团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考察时,对南斯拉夫“没有自发势力的市场”的提法、计划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特点的认识印象深刻,对“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有了新的理解。该回忆表明东欧改革(     
A.推动改革开放成为国人的共识B.引导党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
C.丰富了中国改革理论的思想资源D.促成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段对外贸易情况
1949—1952年国家颁布一系列对外贸易法令和法规,把全国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置于国家集中领导、统一管理之下。同时,积极发展与苏联、东欧国家的经贸关系,大量进口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所必需的物资与抗美援朝物资,出口农副土特产品及原料产品。
1953—1957年1953年10月,中共中央指出:“生产是贸易的基础,贸易为生产服务,要有计划地扩大对外贸易,有计划地组织出口商品的生产。”为此,我国分别从苏联、东欧国家进口156项和68项重点建设工程所需技术设备。
1958—1965年进口物资中粮食等生活资料比重大幅度增加,生产资料比重下降。对外贸易额从急剧增加到大幅度下降后转为逐步回升。     
1966—1978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从停滞下降到回升,并创建国以来的历史新高。
1978—1992年调整外贸管理机构,实行外贸代理制和出口承包责任制。扩大外贸经营权,建立对外贸易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减少国家对出口商品的管控。
1992—2001年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机制,逐步取消进口配额和许可证限制,完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
2001—2007年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降低关税,对货物贸易法、对外贸易法、知识产权法、外资法等法律进行调整。
解读材料,结合中国现代史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4-01-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普通高中毕业班冲刺训练(三)历史试题
8 . 标语、口号、歌谣往往打上了时代的印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率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这一口号被称为“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声”。 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堕落的清朝政府,这是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的探索。 可以说,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树立了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摘编自康沛竹、尚娜娜《辛亥革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

材料二   “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走合作化道路。”——195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

“工业学大庆。”——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其他部门学习大庆油田的经验,“工业学大庆”的口号从此在全国传播

“农业学大寨。”——1964年,全国农村兴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讲话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在农业改革中提出此口号,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邓小平1986年8月在天津视察过程中提出“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

“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

——摘编自《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标语口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的内涵。
(2)依据材料二,确立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1-2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县中联盟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先发优势,制造并标榜以“私有制+自由市场+分权型现代化国家机构”为“方程式”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把它归纳为如下九个特征

①现代化是革命的过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只能与人类起源的变化和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变化相比拟。

②现代化是复杂的过程。它实际上包含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

③现代化是系统的过程,一个因素的变化将联系并影响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变化。

④现代化是全球的过程。现代化起源于15世纪和16世纪的欧洲,但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现象。

⑤现代化是长期的过程。现代化所涉及的整个变化,需要时间才能解决。

⑥现代化是有阶段的过程。一切社会进行现代化的过程,有可能区别出不同的水平或阶段。

⑦现代化是趋同的过程。传统社会以很多不同的类型而存在,现代社会却基本是相似的。

⑧现代化是不可逆的过程。虽然在现代化过程中某些方面可能出现暂时的挫折和偶然的倒退,但在整体上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趋向。

⑨现代化是进步的过程。在转变时期,现代化的代价和痛苦是巨大的;从长远看,现代化增加了人类在文化和物质方面的幸福。

——摘编自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根据材料,围绕“现代化之路”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运用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发出通知提倡在新闻宣传以“勤劳致富”代替“劳动致富”。至此中国社会的舆论宣传“致富”的途径和方式不再限于“体力劳动”,并扩展到“体力劳动以外的技能、经验、经营管理”等方面。这一变化表明(  )
A.改革实践不断对理论提出要求B.革命观念依然在束缚经济发展
C.多样化的生产分配方式逐步确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思想解放
2024-01-15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一级达标校2024届高三1月质检模拟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