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2024-03-17更新 | 186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1届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高三模拟测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国家不再负担大部分福利;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上交剧院10%,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经过试验,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     
A.非公有资本成为文化建设投资主体
B.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为企业
C.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2023-06-09更新 | 6769次组卷 | 38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自1979年开始,首钢开始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政策,并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和技术改造,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至20世纪90年代,年钢产量达824万吨,居全国第一。这得益于(       
A.企业经营所有权得到了增强B.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启动
C.允许国有企业实行公私合营D.企业所有制结构的改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91年3月2日,上海《解放日报》发表了《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的社论。文章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同志开始懂得: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和形式,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篇文章(     
A.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成为共识B.利于推动思想进一步解放
C.标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D.受邓小平“南方谈话”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2-11-17更新 | 957次组卷 | 57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2022-06-09更新 | 11639次组卷 | 8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南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D.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2022-06-08更新 | 7008次组卷 | 89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从1978年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领域已逐步扩大到包括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港口城市、3个三角地带、2个半岛、3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8个沿江城市、13个边境城市、52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13个保税区,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总格局。这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说明
A.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0 . 1981年4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在企业内部把每个岗位的责任、考核标准经济效果同职工的收入挂钩,实行全面经济核算;鼓励进行指标分解,计件工资、超产奖,定包奖、浮动工资等探索。这些指示意在(       
A.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增强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为
C.激发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责任意识D.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