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83年英国学者杰克·哥瑞参观了山东烟台桃村,在总结桃村致富的经验时指出,“把原来只为本村服务的面粉加工厂和服装厂,扩建成面向广大市场的厂子。把产品销到远方去。办旅馆、饭店、百货公司,发展面向社会的服务业。”关于桃村致富原因的表述,最合理的解释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动
C.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D.山东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政策推动
2022·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84年初,石家庄造纸厂陷入困境,连上级下达的年17万元的利润指标都没人敢接。这时候,销售科长马胜利提出自己可以用承包的形式完成利润。他率先在国营企业里打破“铁饭碗”,并且开发出很多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结果造纸厂当年实现利润140万元,以后连年翻番。这说明
A.国营企业发展突破了计划经济的困境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助推国企改革
C.经济体制改革增了强企业活力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认可
2022-05-22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79年开始,国务院将给予广东、福建两省的外贸经营自主权扩大到北京、天津、上海以及沿海、沿长江各省市,同时,各种类型的贸易公司纷纷成立。我国外贸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加到1981年的220亿美元。这说明
A.中美建交推动中国外贸出口B.所有制结构改革实现突破
C.对外开放政策得到贯彻落实D.对外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
4 . 在江苏的华西村,每天准时收看新闻联播的吴仁宝一看到邓小平南方视察的新闻,当晚就把村里的干部召集起来开会,他下令动员一切资金,囤积原材料。村里当时购进的铝锭每吨6000多元,三个月后就涨到了每吨1.8万多元。这表明
A.改革不断深化影响资源配置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现代企业制度加剧市场竞争D.投资过热导致市场秩序失衡
2022-05-05更新 | 462次组卷 | 1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5 . 21世纪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形式主要包括:转包、转让、租赁、互换、入股合作五种,租赁这种保留承包权而将使用权有偿转移给第三方的形式约占总流转的70%,同时转包在现存的农村土地流转中也比较重要。这一现象
A.体现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B.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C.说明农村经济所有制形式变化D.说明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
2022-04-15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朝贡贸易体制的一个纽带。……鸦片战争后,广州十三行独揽外国贸易的制度终于被强制性地做了变迁,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的第五款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额归行商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无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隋福民《清代“广州十三行”的贸易制度演化》

材料二   我国对外开放的时空发展


材料三   李捷认为,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国的发展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突破,第一大突破,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解决了“松绑发展”的问题,第二大突破,是从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七大前夕,解决了“借力发展”的问题,第三大突破,是从中共十七大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开始,主要是解决“转轨发展”的问题。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对外贸易的政策变化,该变化给晚清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阐述三次历史性突破分别解决什么问题。
7 . 共和国的经济成长

材料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新中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快速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制度变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的结果。经过6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奋发图强,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与改革开放后人口就业情况对比单位:万人

年份从业人员按产业类别划分按城乡划分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镇乡村
建国后1952207291731615281885248618243
1953213641774417071914275418610
1954218321814718321813274419088
1955223281858518911852280219526
1956230181853524442039299320025
1957237711930021152356320520566
改革开放后198752783316631172693751978639000
198854334322491215299331426740067
1989553293322511976101291439040939
1990647493891413856119791704147708
1991654913909814015123781746548026
1992661523869914355130981786148291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经济建设展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意选择一个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时段,概括该阶段的经济建设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2021-05-2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运用献计量的方法研究我国国企改革的热点变迁及其阶段性特征。其中一个阶段的两个高频词汇是“两权分离”“承包经营责任制”。这折射出这一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国有企业活力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D.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2021-03-09更新 | 280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