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79年3月30日,长城上的一个小男孩正吸着一罐可口可乐。可乐是来到北京旅游的美国摄影师詹姆斯·安丹森偷偷带进中国的,拍摄当天,他特意在长城上空出一条无人的弧形路,给了小男孩几个硬币,请他摆好造型。该图(       

A.成为了国人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见证
B.说明商业促销方式在我国首次出现
C.反映我国经济腾飞生活巨变的现实
D.体现了中国已与世界经济实现接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时代周刊》创刊80多年以来,《时代周刊》封面上以中国的人和事为主题的有60次左右。该周刊为我们提供了从不同角度看中国的机会。1938年1月,时代周刊》的锋面人物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合照。1949年3月,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1984年4月30日的《时代周刊》。封面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手里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背景是中国长城。标题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如图)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阐述《时代周刊》将蒋介石、毛泽东分别列为1938年和1949年封面人物的理由。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上图《时代周刊》“中国的新面貌”出现的原因。
(3)如何客观认识《时代周刊》等外国刊物对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价值。
2024-04-2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鲁迅在《伤逝》(1925年)中,塑造了一位敢于离家出走,追求婚姻自由的新女性——子君。这一人物形象无疑是“五四逆女”们的模板,她们挑战父权,颠覆古代文学中那 些“贤妻孝女”的人物形象。但鲁迅很快消解了“逆女”们未来的希望,他写了《娜拉出走后怎样》探讨这一问题。他深刻地看到,女性走出家门并不是她们获得自由与新生的最终,那只是一个开始。只有女性经济独立,她们的人格才能独立。只有社会观念转变、法律保障得到贯彻与实施,女性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新生。因为“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

——摘编自孟悦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鲁迅《娜拉出走后怎样》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女性走出家门并不是她们获得自由与新生的最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1978年以来中国妇女事业取得的成就。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妇女地位提升的认识。
2024-04-28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4·山东德州·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78年7月至9月,国务院召开务虚会议,着重探讨了各类引进问题,尤其是怎样提升技术引入力度、增加外汇、使用比较合理的方式去引进海外投资等。这表明当时我国(     
A.加大对外开放力度B.改善经济建设环境
C.调整外资利用方式D.探寻经济发展路径
2024-03-13更新 | 563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八十年代初期广为传唱的部分流行歌曲。这体现了(     
发行时间歌名歌词
1980年《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1980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为了你的景色更加美好,我愿驻守在风雪的边疆。
1981年《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为她幸福,为她增光。
A.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B.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
C.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D.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2024-03-08更新 | 280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79年3月20日,《工人日报》整版刊登日本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的广告。各地读者纷纷质问报社“为什么刊登外国广告?是社会主义报纸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报纸?”。这表明当时我国(     
A.社会转型的复杂性B.商品经济的活跃性
C.改革方式的灵活性D.经济体制的创新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78年3月至5月,中共中央先后派遣考察团赴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了解并学习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市场经济制度。赴香港、澳门地区学习如何快速发展经济,赴西欧五国考察交通运输业、电力机械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考察活动旨在(     
A.推进经济休制的改革进程B.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C.改善经济建设的外交环境D.实施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
8 . 近代以来,“新”“旧”缠绕互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

材料二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思想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新局面。从一九一八年起,《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发表文章,把书面语言和口语统一起来,接着出版的《每周评论》、《新潮》、《晨报副刊》等都采用白话文。同时《新青年》高举反封建大旗,在新闻和出版界得到广泛响应,一时形成了一个宣传新文化的新闻出版阵线。……那时,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剧本《娜拉》引起广泛关注,女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有人称赞它表现了“女性的自觉”。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黄镇伟《中国编辑出版史》

材料三   197812月)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并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概述当时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局面”,并结合所学,指出“新局面”所反映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文中“全会”的名称。结合所学,选择改革或开放任一角度,阐述“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如何实践的。(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2024-01-30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同时,也有不少人质疑、犹豫、反对、抵制,认为文章是“砍旗”、“丢刀子”,是“方向性错误”。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毛泽东思想影响深远B.封建观念根深蒂固
C.党中央思想尚未统一D.思想解放阻力重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见证:百廿一中

从1903年到2023年,临沂一中纵跨两个世纪,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

【启程】

·1903年,沂州府于考棚成立沂州中学堂,临沂一中的历史由此开始。临沂一中的前辈们,与当时全国仅有的769所近代新式学堂一道,开启了中国教育的新纪元。

【发展】

·1928年,徐眉生担任校长后开始在校内发展共产党员,并于1931年成立了省立五中党支部——这成为了临沂一中“坚定跟党走”的光明起点。

·1934年,省立五中改名山东省立临沂中学。虽然由于后来抗战爆发,临沂中学师生被迫停止招生,但在党的领导下,艰难困苦中的师生从未停下教育救国的脚步。

·1937年,中共党员、国文教师段雪生和进步教师刘惜愚带领一部分师生历尽艰难去了延安,跟着党把近代教育的星火洒在了新中国的摇篮里。

·1947年,原省立临沂中学校长刘承攽和一部分撤往大后方的教职工才又返回临沂,在原五中校址上恢复了临沂中学,为沂蒙中等教育的重生做了大量工作。

·1950年,临沂专署决定在临沂城恢复中学教育。

·1985年,临沂一中在山东乃至全国率先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并大力推行实施,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展望】

·2023年,临沂一中发展站在了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时代优秀学子。

——据《一首优美的沂蒙教育复兴“诗”》等


结合材料,以“一中·见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1-20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收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