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对外开放的含义和原因。
2023-11-1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7·纲要上第27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2 . 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和原因。
2023-11-1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7·纲要上第27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3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4 . 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上海成为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经济结构是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2)上海是鸦片战争后最早被迫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也见证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请写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当时上海的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获得了一次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促成此次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状况。
(5)20世纪90年代,在对外开放方面上海迎来了怎样的发展机遇?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你认为给江苏带来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2019-11-2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新疆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赤脚医生”

材料:1968年9月14日,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后,“赤脚医生”这个名词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从此,“赤脚医生”成为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到1975年底,我国农村的“赤脚医生”数量已经达到150多万,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390多万人。随着农村集体合作医疗制度的解体,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的历史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李德成《赤脚医生研究述评》


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村“赤脚医生”从6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到80年代“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2019-11-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一模)历史试题
6 .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凤阳地多不打粮,女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新娘进凤阳。”而“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
(2)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
①中共八大在这一探索的开始之际作出了怎样的历史贡献?但之后的一段时间内(1957~1976年),我党在两个问题上一再失误,试问这两个问题是什么?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的生产关系进行了成功的调整和改革,简析其主要内容和作用。
③中国十四大在这一探索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④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提示:从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2019-09-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4月练习历史试题
7 .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致力于追求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有一些中国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近代中国人做了哪些不断深入的努力?
(2)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以上这些努力不断深入的原因是什么?
(3)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什么?取得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4)概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如何一步步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2019-08-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清政府颁布了《禁海令》。严格禁止商民船只私自入海,不允许用大陆的产品.货物进行海上贸易,有违禁者,不论官民,俱行正法,货物充公,违令者之财产奖给告发之人;负责执行该禁令的文武各官失查或不追缉,从重治罪;保甲不告发的,即行处死;沿海可停泊舟船的地方,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如有从海上登岸者,失职的防守官员以军法从事,督抚议罪。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二英国乔治三世于1787年任命马戛尔尼率团访华,要求中国扩大通商,优待英国,并允许英国派使臣访华。因此,还准备提出六项具体的要求,即:一.英船到浙江.天津等处停泊;二.在京设立商行;三.将舟山附近小岛给英商停歇和储存货物;四.在广州附近拨一地方给英国居住,或准许澳门居住之英商出入自备;五.英国自广州下澳门,由内河行走,货物不上税或少上税;六.确定船只关税条例,照例上税。

——《京华续录》(乾隆朝)卷四十七

材料三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称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4年2曰24日)

材料四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邓小平《视察上海时的讲话》(1991年1曰28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顺治时期实行海禁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目的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达到的?据《南京条约》的内容,说明马戛尔尼的要求得以实现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特区的设立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

(4)根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中央做出这一重大决策的目的何在?

(5)结合上述材料,就闭关、开放与国家富强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