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1984 年美国科幻大片《超人》登陆中国大陆,但上演没几天就被禁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该片又获准在全国放映了。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中美关系起伏制约文化交流
B.思想解放影响对外开放步伐
C.国人对西方文化持警惕态度
D.中国人对科幻文化认识不一
2018-05-02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日照市2018届高三4月校际联合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全球华人共同守岁祈愿的一场文化盛宴,反映了百姓的鲜活人生和时代的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1998年春晚歌曲《好日子》

材料二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题(节选)

年份主题
1983年举国除夕万家欢,共品春晚头道餐
1993年欢乐、祥和、自豪、向上
2002年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
2018年喜庆新时代,共筑中国梦

——资料来源:央视网

材料三   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西、法、阿、俄频道以摘播方式,通过198家海外媒体,在149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终端多渠道,海内外收看春晚的观众总规模达11.31亿。

——《人民日报》2018年2月17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党和政府为了让城乡群众过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指出九十年代的中国在开放领域进一步“打开了家门”的重要标志。
(2)材料二中,1993年春晚主题的“自豪、向上”,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2002年春晚再次歌颂了改革开放的成就。回首2001年,我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对外开放方面又有何重大突破?
(3)据材料三,概括春晚作为文化盛宴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谈谈改革开放与以央视春晚为代表的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

2018-05-01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历史周末练习(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会议主要内容
1950年6月七届三中全会不要四面出击,国家发展需要一个过渡时期
1957年9月八届三中全会重新提阶级矛盾
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九届三中全会则因林彪事件搁浅)给“四人帮”定性,并确立华国锋的领袖地位,以及决定邓小平的复出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大门打开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1988年9月十三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
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建设新农村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
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最大的突破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标志着从1978年开始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


阅读上表并结合所学,自选三个时间节点,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厂成立。德国《明镜》周刊一位记者感慨:“大众汽车厂好像是在一个孤岛上生产(它)既可能是成功的史篇,也可能是失败的研究报告。”这反映当时的中国
A.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B.政策环境不利于外企发展
C.浦东成为改革开放的标志D.工业发展未融入世界潮流
5 . 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总体上已经迖到小康水平
C.确立了社会生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2017-08-04更新 | 3271次组卷 | 58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联考历史试题
6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等于宣布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核心部分——公有制及中央计划体制——的抛弃。这则材料无法揭示出的史实是
A.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有市场化取向
B.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原有禁忌
C.中国市场经济抛弃了公有制和计划体制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和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