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从未间断

材料一   辉煌的过去和衰败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志士仁人,首先觉察到了这种危机。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

——摘编自张洪波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


(1)举例说明1840—1912年中国社会各阶级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要求:选择两个阶级各举一例即可,所举事例应体现不同斗争形式)。

材料二   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满清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汉人、满人、蒙古人、回人和西藏人。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治变革的角度说明“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材料三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依据材料三,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分析外贸总额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2023-06-1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广东省清远县自1978年10月起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曾经先后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县经委对县办工业企业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二是撤销五个工业主管局,由县经委直接领导企业;三是在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的基础上,县经委实行财政任务递增包干和超额分成。这些举措(     
A.减少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B.实现了政企权力职责分开
C.改革了国营企业的管理体制D.改变了企业的所有制形式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江南市镇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一个个人口稠密、商店林立、经济繁华的市镇涌现。其中,专业市镇占绝大多数,如松江府的朱泾、枫泾。据清人记载,“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而染坊、踹坊、商贾悉从之”。市镇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中心、工业中心,手工作坊主及其雇佣的工匠是其人口的重要部分。

——摘编自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

材料二   在强行进入的外国资本主义冲击下,上海等口岸城市的近代经济畸形发展,其与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日渐突出。有的口岸城市甚至超越集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于一体的传统城市。近代商办企业绝大多数集中于东部沿海,至1949年,东部沿海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70.2%。

——摘编自吴松弟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等

材料三   1978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对外开放,1980年在广东、福建设立经济特区。此后,对外开放逐步深化。90年代初,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央依然决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做出了以上海开发为标志的一系列深化对外开放的决策。上海日益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的新飞跃。

——摘编自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江南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代以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及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下表经济现象的变化表明(     
时间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计划管理的商品计划供应出口商品
1985年120种188种70种
1987年60种23种36种
A.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B.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中国的某一城市,政府对外商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如在土地使用年限、使用货上给予优惠……进口所需的生产资料免征进口税。甚至简化外籍及港澳人员出入境手续等,这一现象源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B.实行国企改革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中国加入WTO
7 . 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国人的执着梦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礼,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户党的诞生,中华民族终于党醒了。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高杨爱国主义旗帜,与便略者殊死搏斗,激发起团结御侮的巨大能量,彰显出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这种巨大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民族团结,从根本上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决定了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光明日报》2014.9.10

材料二 “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达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8.2%用于工业,其中又把88.8%用于重工业建设。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中苏双方谈判确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156个项目,这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但是,党仍然坚持和强调自力更生为主,凡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年成就表(部分)

19782017
GDP1495亿美元12.3万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4.11万亿美元
铁路营业总里程100(指数)245(指数)
城乡贫困人口7亿多基本实现脱贫,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
人均预期寿命65.976.7

——据《人民日报》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期间的民族精神如何对“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生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计划实施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重大经济建设成就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表

阶段概况
1949~1980国家在有条件的社、队成立农机站并投资,支持群众性农具改革运动,基本形成了遍布城乡、比较健全的支持保障体系;农机工业从制造新式农机具起步,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先后建立了包括第一拖拉机厂、天津拖拉机厂、常州拖拉机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
1981~1995集体农机站逐步解散;1983年国家开始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经营农机;农机工业开始第一轮大规模结构调整,重点生产了适合当时农村小规模经营的小型农机具、手扶拖拉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用运输车等,而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的保有量停滞不前
1996~20031996年,国家有关部委开始组织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服务,高效率的大中型农机具开始恢复性增长,联合收制机异军突起,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大幅提高,一度成为农机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摘编自尚书旗、王东伟《中国制造2025大众读本-农机装备》

从上表中任选两个阶段,指出这两个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征,并予以说明。(要求:选取两个阶段即可,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2-01-01更新 | 219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肇庆鼎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考前历史试题
9 . 1952年中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1988年被定位为高层次的宏观管理机构,不再承担微观管理和行业管理职能,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这些变化表明
A.国有企业的自主性在逐步加强B.加入世贸促进了机构改革
C.改革开放促进政府职能的优化D.国家放弃了宏观调控手段
10 . 1980年12月,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进行建设,""香港、新加坡、南朝鲜等地区没有八亿农民这个大问题 ""欧美日本各国也没有八亿农民这个大问题。"上述讲话强调
A.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经济改革要从中国实际出发
C.要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对外开放要注重引进和吸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