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议会改革中有关选举权的内容。该表格反映了英国议会选举权改革的特点是
时间英国议会改革内容
1832年法案城市居民凡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主或年付房租额在10镑以上的房客,农村居民中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在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都有选举权。
1867年法案取消“衰败选区”,重新分配议席;城镇凡交纳济贫税又拥有住房的人,寄居者房租达到每年10英镑,农村具有年值5英镑的财产或租用年值12英镑的地产的人都有选举权。
1872年法案实行无记名投票,取消议员的财产资格限制。
1884年法案按人口比例重新划分选区,一个选区只选出一名议员。
1918年法案年满30岁妇女拥有选举权。
1928年法案年满21岁妇女拥有选举权。

A.取消性别歧视B.消除地域差异
C.基于经济收入D.普选权扩大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名称参加者国宴内容
开国宴(1949年)中共领导人、解放军高级将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国民党起义将领、工农兵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周恩来总理发表热情致辞,为共和国祝酒。宴会主菜有红烧鱼翅、红扒鸭、红烧鲤鱼红烧狮子头等。宴会酒为山西汾酒、黄酒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国宴(2008)出席开幕式的美、俄、英等10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王室成员、代表团等宴会设九桌,以鲜花为名,寓意百花争艳繁荣与奥运大家庭和谐。菜品中西合璧:瓜盅松茸汤、荷香牛排、鸟巢鲜蔬、酱汁鳄鱼。配备筷子、刀叉,实行分餐制。
G20杭州峰会国宴(2016)出席峰会的各国首脑及外方代表团国宴布置基调为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世界大国。晚宴餐具为中国瓷器,设计采用传统水墨方式表现中华文化。用杭帮菜,佐以葡萄酒。
国庆70周年国宴(2019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及4000余名中外人士《迎宾曲》喜庆欢快。招待会主宾区台鲜花吐艳;华表、长城等元素与56各民族面塑人物交相辉映;展现春夏秋冬意蕴的果蔬雕刻鲜活灵动,象征着祖国四季繁荣。

——据周加李《中国外交礼宾的发展变化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吴德广《新中国国宴的前世今生》等整理

提炼表格信息,拟定一个论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名校
3 . 民法典正式施行是中国人民民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部分)

20世纪五
六十年代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文革开始后,中国立法、司法和法学研究完全中断。
20世纪七
八十年代
1979年,开始新中国第三次民法典起草。八十年代先后出台《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民法通则》。
20世纪九
十年代
为适应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要求,1993年开始起草《合同法》,1998年开始起草《物权法》。
21世纪2015年,第五次民法典编撰工作正式启动。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11日起施行。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发展脉络梳理》

从表格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2-15更新 | 490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列表格中的现象, 说明了
A.美国民主运行机制弊端显现B.最高法院缺乏与时俱进理念
C.最高法院非常时期过度集权D.宪法至上原则得到充分彰显
2020-09-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列是1998—2000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比较表(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表格数据的变化表明
A.增强国企活力成为深化改革中心环节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C.中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动摇

6 . 对建国初期《人民日报》中有关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进行计量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分析新中国外交方针的确立与调整。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边倒”在1949年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到了1951年和1952年,这一词汇的使用频率不断下降,到60年代,该词汇数量上下降到个位数,甚至为零。从1950年到1956年,“独立自主”一词的使用频率呈现出一个“V”字的形态,1950年到1953年之间呈下降趋势,1953年至1956年之间出现了迅速增长的趋势。1950年“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达到了高点,到了1953年至1956年,该词汇的使用频率大幅度减少,而且呈现稳定的趋势。

——摘编自张颖、潘敬国《对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方针变化的计量分析》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关键词汇的使用频率的变化进行说明并提出合理的解释,将答案按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关键词频率变化合理解释
“一边倒”1949年的使用频率最高
50年代后使用频率不断下降
“独立自主”中苏同盟关系确立;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与西方关系降到冰点。
中国外交走出国门,呈现新的姿态;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核心内容;“一边倒”不是无条件地倒向苏联。
“帝国主义”1950年使用频率达到了高点
1953~1956年使用频率大幅减少

7 . 阅读下表“维也纳会议的部分内容”。由此可见,维也纳会议(       
内容概况
外交制度制定《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章程》,确认了外交代表的名称、等级和位次问题
会议分级召开制度如将讨论主权领土问题与功能合作领域的会议分开,此后国际上逐渐采用分委员会制、秘密会议和非正式磋商等形式开会
A.建立了近代外交制度B.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C.重建了欧洲的均势和和平D.开创了和平解决争端的先例
2024-05-2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汉代传译活动的史料记载,这表明传译活动(     
虽置郡县,而言语各异,重译乃通。……后颇徙中国罪人,使杂居其间,乃稍知言语,渐见礼化。《后汉书·南蛮传》
越裳,南方远国也。译谓传言也。道路绝远,风俗殊隔,故累译而后乃通。《汉书·平帝纪》
A.维护华夷秩序B.完成文字统一
C.推动疆域扩展D.促进民族交流
2024-05-3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下学期考前信息卷历史试题
9 . 下表呈现的是传世文献中汉代皇帝“责问”臣下的记载,这说明汉代(     
类别内容
遣使责问武帝时,由于三长史的揭发,武帝认为张汤“怀诈面欺”,派了八批使者手持文簿责问张汤
下诏责问公元前43年,“春霜夏寒,日青亡光”,元帝就丞相、御史大夫工作中的疏漏和民间可能出现的灾荒等以“诏条”责二人
当面责问元帝时,中书仆射石显陷害大臣萧望之。元帝以议事不详密为由当面对石显等进行责问
A.监察制度有待调整B.官僚体制日趋成熟
C.督导官员手段多样D.皇权相权斗争激烈
10 . 下表为1950—1976年中国与日本、西德、苏联、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趋势表。据此可知,中国这一时期(       
A.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B.外交政策的不断调整
C.国民经济的不断改善D.意识形态的对抗强化
2024-01-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