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法律与教化]

材料一   “春秋决狱”兴起于汉武帝时期,为董仲舒所倡,是指以儒家经典《春秋》里记载的事迹和体现的原则作为判案的依据,又因为在实践中也经常援引其他儒家经典作品如:《诗》《书》《礼》《易》《论语》中的微言大义等作为断案的依据,所以又称“经义决狱”或者“引经决狱”。随着“春秋决狱”影响的日渐加深,儒家一系列原则被概括出来,如:父为子隐、君子大居正、以功覆过、不娶同姓、大义灭亲、诛首恶而已、逐君侧之恶、子不报仇非子也。

——摘编自牛阿曾《从春秋决狱看儒家正统思想地位的形成》

材料二   《唐律》之所以被推崇,就在于它“于礼以为出入”。唐朝统治者在制定、修撰法律的活动中坚持以礼为纲的指导思想。从《唐律》条文上可以看出,皆“一准乎礼”。唐代第一部律是《武德律》,唐太宗对此律做了修正并为《唐律》制定了蓝本,以后的数位皇帝虽然也对此律做过修正,但改动的内容微乎其微。《唐律》不仅要制裁违反唐律的行为,还要制裁违反唐令、格、式等其他形式的行为,其范围大大超过了《唐律》本身500条的范围。《唐律》中的死刑、流刑大量减少。就法定刑罚而言,采用一罪一刑的方式,不采取一罪数刑的方式。

——摘编自刘磊、邵东伟《试述〈唐律〉立法方面的特点》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春秋决狱”的含义并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的特点。
2022-11-21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志华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秋由姓入人后向人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湧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通“返”)古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传》

材料二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唐朝待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之际写的一首诗《登科后》,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在京城游街时那种志得意满的怖景。

——摘编自《普通商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基本观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推行的新的选官制度,并分析这一选官制度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辽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4)综上所述,谈谈你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中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该诗反映的选官制度
A.始于魏晋南北朝B.扩大了统治基础
C.不利于人才选拔D.取代了世卿世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唐朝刘禹锡诗曰:“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这首诗描写的是
A.分封制的等级规定B.科举考试后的盛况
C.察举制选才的程序D.长安城的节日气氛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左传》

材料二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民得买卖”。平毁井田中间纵横的阡陌封疆,进一步破坏井田制。按土地多少征税,以法令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并可买卖。

——摘自聂玉海《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它体现了怎样的土地制度?
(2)材料二体现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具有怎么样的影响?
7 . 缪风林在《中国通史要略》中写道:“宗周之诗,日雅曰颂,东周则有王风,而无雅颂。”据此分析,这是因为
A.宗法制度崩溃B.分封制度瓦解
C.雅颂部分缺失D.周王室的衰微
19-20高二上·黑龙江哈尔滨·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经义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这说明
A.新原则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B.法律实施受儒家思想影响
C.汉武帝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D.法律效力已高于儒家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