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为明朝1402-1627年间任职的内阁成员特征统计,表中数据反映出明朝的阁臣
概况总人数均值
是否进士出身123占比95.9%
从进士及第至首次入阁的间隔11824.80年
从首次入阁至首次出任首辅的间隔565.93年
在阁年数1236.2年

A.人数众多导致机构臃肿B.成为中央行政的中枢首脑
C.职务的任免都较为随意D.需要具备长期的为官经验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走过波澜壮阔的70余年,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图二深圳市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

图三1992-2012年某县GDP增长示意图
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
图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后的经济状况并概括改变其经济状况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引起图一和图二数据变化的相关政策。概括图三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根据光绪年间官员的档案数据统计,在4498个历史人物的信息中,具有捐纳经历的官员人数达到2674人,占总数的59.45%,形成了所谓的近代新兴官僚阶层。他们大多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伍廷芳、徐天麟等。据此可知,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
A.是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B.客观上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
C.是清廷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 D.解决了清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
2020-10-01更新 | 1520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理论成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这一数据反映出
A.科技教育成为私学的主要内容
B.官员选拔标准制约官学教育内容
C.理学传播成为官学主要教育内容
D.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与西欧实际上处于冷战状态。那时,中国仅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和瑞士建立了外交关系。英国虽于1950年初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直到1954年才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欧共体的成立,中国开始与西欧国家尝试接触。1964年中国与法国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建立,使中国与西欧关系取得了重大突破。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欧关系揭开了历史新篇章。许多西欧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1975年,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中欧关系进入历史新阶段。

——摘编自张林初《中欧关系七十年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来,中欧关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中欧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伙伴关系,具有很多互利共赢的合作面。在处理与欧洲关系中中国越来越自信,中欧关系也越来越平等和成熟。改革开放之初欧洲确实方方面面都比我们要发达和先进,而现在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并不都亚于欧洲。尤其是在电子化、网络化和数据化方面,中国也乘上了新一轮发展的直通车。

——据石晶《从两大阵营到全方位的合作伙伴中欧关系的历史演变与治理之道》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欧关系的演变,并指出这一时期影响中欧关系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以来中欧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欧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   1950~1983年部分国家经济数据表(单位:钢万吨;棉布亿米)


——摘编自《1949~1984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


请根据表中各国数据的变化,提炼出一个相互关联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5-27更新 | 40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中国GDP和各产业附加值及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2年~19781978年~19951995年~1999
GDP6.1%9.9%8.3%
农业2.1%5.1%3.7%
工业11.5%12%10.3%
服务业5.5%11.8%8.2%
劳动生产率3.5%7.1%7.3%

——摘编自《建国以来经济发展记录》


运用材料和正确方法,绘制中国GDP和各产业附加值及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的折线图,并对三个时间段的数据变化分别加以说明。
2021-05-17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历史04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13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答中外记者问。在将近120分钟里,李克强总理回答了11个记者提问。南方都市报大数据研究院对总理答问内容进行问频分析,如图所示为2013-2021年总理答问内容词频统计数据。



任意提取如图中的三个词语,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1-05-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观察下图表数据,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型政权建设的需要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中央干部职能的转变D.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
2021-11-25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大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   19501983年部分国家经济数据表(单位:钢万吨;棉布亿米)

年份项目中国美国苏联日本联邦德国法国
1950棉布产量1491.738.912.911.311.5
钢产量61878527334841212864
1955棉布产量589359.525.215.514.9
钢产量28510617452794121341259
1965棉布产量62.884.170.829.912.412.6
钢产量1223119269102411636821960
1975棉布产量9436.972.421.21010.4
钢产量239010582141341023140412153
1980棉布产量134.736.678229.89.6
钢产量371210080148001114143812317
1983棉布产量148.8//20.810.19.8
钢产量4002754315300969836111762

——摘编自《19491984年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


请根据上表中各国数据的变化,提炼出一个相互关联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4-21更新 | 28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