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如何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的基本表现?
2023-06-2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19·纲要下册第19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2 .
问题导引相较于前朝,西周是如何加强地方管理,达到“以藩屏周”目的的?
2021-10-15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 . 比较1946年11月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与1915年日本提出的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2020-12-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4 . 运用比较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认识西方民主政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进一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
2020-11-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一课后练 简答题专练
5 . 议会民主政治在法、德两国呈现出明显的特点,请将两国的代议制度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并结合当时两国的政治形势来探究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2020-11-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一课后练 简答题专练
6 . 用简短的语言概述从文明初期到周代政治形成的历史演进过程。
2020-11-18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一课后练 简答题专练
7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建立的?在中国民主政治中起了什么作用?
2020-11-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内练习及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他把自己看做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他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他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并且说:“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评价材料中亨廷顿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