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商鞅在谈及治国理念时指出:“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下变法措施反映其上述治国理念的是(  )
A.奖励耕织B.奖励军功C.实行什伍连坐D.推行郡县制
2023-09-0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秦代设置三公九卿,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位九卿之首;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仆掌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宗正掌皇族与宗室事务,少府掌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等。这体现了秦朝九卿官制
A.各司其职,相互制衡B.为皇权服务,家国同构
C.职能分化行政效率提高D.官员由皇帝任免不再世袭
3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虽然分分合合、王朝更替、偶有反复,但没有改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滴变趋势。演变趋势指
A.察举制度不断削弱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专制主义不断强化D.民主法治不断健全
4 . 元代,除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地区(包括河北、山东、山西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全国被划分为岭北、辽阳、河南江北。甘肃、云南、湖广等十多个行省。行省的主要官员如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一般由中央任命。由此可知,元代这一做法
A.增强了地方自主性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扩大了疆域版图D.创新了政治制度
5 . 关于九品中正制产生的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依据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
史籍相关记载
《三国志·魏志·陈群传》文帝在东宫(曹丕为太子时),(群)深敬器……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
《晋书·李重传》九品始于丧乱,军中之政,诚非经国不刊之法也
《宋书·恩幸传》汉末丧乱,魏武(曹操)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
A.形成于汉末魏初B.基于战乱时代的权宜之计
C.是由曹操创立的D.在魏晋时期较为盛行
2021-11-03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中世纪西欧封建贵族向国王效忠的誓词中有这样一句话:“与您一样优秀的我们,向并不比我们更优秀的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由此可知
A.西欧君主对贵族具有绝对控制力B.贵族与君主间的关系具有契约性
C.贵族与君主在法律上的地位平等D.西欧封君制与中国封建制存在差异
7 .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主要有
A.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B.中日建交
C.中美建交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21-04-01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现了君主制中的三权分立B.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C.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D.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影响深远
2021-04-01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有
A.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B.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C.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D.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1-03-19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君权和相权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对基本矛盾,封建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采取的措施是
A.秦朝三公九卿制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北宋设三司使D.元朝行省制度
2021-03-1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