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1 . 如图为美国不同时期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示意图,由此可推知(       

   

A.移民推动美国多元化的文化格局的形成
B.白人移民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日益改变
C.移民促使美国主流文化的内在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D.移民解决了美国历史上存在已久的种族歧视问题
2023-06-13更新 | 139次组卷 | 35卷引用: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史载,汉武帝曾遣使前往今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唐朝杜环是第一个到非洲并写下《经行记》的中国人;元朝汪大渊到过今摩洛哥和东非沿海地区,撰写了《岛夷志略》;明朝郑和曾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这些记载表明(  )
A.非洲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B.古代中国文明促进了非洲发展
C.中非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D.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中非交流
3 .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述帝国、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等素材。由此可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冲撞与交融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2023-06-01更新 | 171次组卷 | 26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2-13高二上·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4 .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之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之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这一观点说明(     
A.当时中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极欲开通丝绸之路
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
C.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
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
2023-05-26更新 | 181次组卷 | 22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运输方式主要依赖于骆驼商队,其特点是路远、时长、量小,只能以价高、量轻的奢侈品为主,与普通民众关系不大。而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远洋海舶,载重量多在200吨以上,货运量大,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因而进出口商品扩大到一般民生用品中,中外交道和贸易的性质也从原来的奢侈品贩运转变为规模性日用品贸易。两宋时期,以手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商品生产能力是这种规模贸易的支撑力量。

——摘编自柳平生、葛金芳《试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的内在经济动因—兼论两宋经济结构变迁与三大文明竞争格局形成》

材料二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大家庭,各国人民“心联通”不断走深、走实。这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华文明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十年。目前中国已与14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订文化和旅游协定或谅解备忘录,中国“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

——摘编自程佳《"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描绘美美与共、文明互鉴新画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丝绸之路贸易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印加帝国修建了贯穿全国的道路驿站系统,它的使用严格限于印加政府官方业务,如运送军队、人员等,印加平民不得将道路用于私人目的。印加帝国任命官员负责检查帝国道路驿站系统,而这些道路的修建和维护都是由当地冲抵税赋的印加男性平民承担的。

这些道路起着良好的通信网络的作用,因此可以迅速解决任何叛乱、入侵或自然灾害,印加帝国统治者可以很容易地维持秩序。首府库斯科城颁布的法律通过驿道系统也可以迅速在整个帝国范围内传达,直到社会的最底层,确保了这些法律的执行和遵守。直至今日,仍有500多个村庄特别是马丘比丘古城附近的居民们还在使用部分清晰可辨的支路。

——摘编自《安第斯文明(十四):印加文化()

材料二 印加之路的修建和维护是在印加人的监督下由当地劳役承担的。考虑到当时既无有轮货车,也没有铁质工具,更缺乏大型的动物以供驱遣劳作,一切都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印加之路无不体现了印加人的智慧和协作精神。印加之路从印加帝国诞生以来,就与印加帝国相生相伴,如同帝国肌体内的血脉。而一旦肌体遭遇损毁,血脉也将不复存在,并且,这些延伸至肌体神经末端的血脉,很可能成为病体入侵的方便之门。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到达印加帝国,沿着印加之路,殖民者很快找到了进入帝国的捷径。本已因内战而元气大伤的印加帝国,在殖民者的枪炮下很快解体。

——摘编自春平《印加之路迎向太阳神的光辉》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加驿道修建的利弊。
7 . 上海海关报告中1882—1891年外地人在上海活动的数据统计,广东人主要从事职员、外语通、餐馆老板,宁波人主要从事买办、裁缝、男洗衣工,苏州人主要从事女佣、刺绣工、头饰加工……这说明当时上海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A.知识阶层成为移民主体B.移民逐渐年轻化
C.经济因素成为主要动因D.限于近距离流动
8 .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19世纪20年代有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达到了大约260万人,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则高达900万;其中1846年到1932年间,超过5 000万的欧洲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     
A.严重制约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B.根源在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说明世界的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2023-05-15更新 | 248次组卷 | 49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山东、河南等地的人们闯关东,构建了关东文化;山西、陕西等地的人们走西口,形成西口文化。世界上各种文化整体共存就必然会互相接触、交流,诞生出新的文化形态,推动人类文化的前进。这表明人口迁徙(     
A.促进文化优胜劣汰B.促进文化融合认同
C.促使世界文明的同化D.具有世界性
10 . 北宋时,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末年,文天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79年,崖山之战,大臣陆秀夫宁死不降蒙古铁骑,携小皇帝蹈海而逝。这些言行体现了(     
A.儒学积极入世的价值观B.宋代社会危机激发忧国之思
C.封建君臣观念根深蒂固D.主流思想塑造了士大夫精神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