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朝至明清行政区划的变迁

   

——据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  )
A.三公九卿制的建立B.郡县制的推行C.刺史制的建立D.科举制的建立
2023-09-18更新 | 884次组卷 | 40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学者巩绍英曾这样描述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这样一层一层地像剥笋一样,无非是‘人主之狎近幸而憎尊望者逼己’……尽量把权力保持在皇帝自己手里”。关于这一制度的演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B.东汉尚书台被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C.内阁逐渐掌握了政府决策权D.唐中后期在一些战略要地设节度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为商周到秦朝在制度创设方面的变化。由此可知秦朝制度(     
A.加重了百姓的社会负担B.避免了统治集团的纷争
C.杜绝了地方官员的腐败D.开创了治国理政新模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朝建立后,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这些举措(     
A.加强了君主专制B.便利了垂直管理地方
C.消除了地方割据D.形成权利的相互制衡
2023-02-12更新 | 532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左传》记载,楚灭九国而设县,并有“九县”之称。《史记》记载:“(秦)武公十年,伐邦、冀戎,初县之。”秦国后期频繁地与六国发生战争,其取得的土地以一郡一县来计算。据此可知,秦国推行郡县制(     
A.源自对六国中央集权模式的移植B.是官僚政治实施的前提与基础
C.成为其能够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D.实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新唐书·宗室传赞》把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作用加以区别:“建侯置守,如质文递救……救土崩之难,莫如建诸侯……削尾大之势,莫如置守宰。”据此可知,郡县制(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控制B.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C.体现了华夏认同的加强D.导致了政令的渐趋弱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清初学者王夫之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即置郡县为“行其大公”。民初学者章太炎说:“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平其政”即“使人们在政治上平等”。“行其大公”和“平其政者”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序化
C.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D.郡县制更利于皇帝集权
2022-11-26更新 | 1297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如赵伯雄先生所害,文献及金文材料表明,周王拥有对“天下”的统治权。这种统治权是至高无止的,至少在名义上,普天之下谁都得承认天子的至尊地位。因此西周是拥有主权的政治实体。然而西周这种对关下的最高统治权仅行使到邦君这一层次(各邦的最高统治层),并不贯彻到社会结构的末端,所以这种统治权事实上有一部分被分割了,由天子分别授予了庶邦的邦君。所谓“授民授疆土”就是指这种统治权由天子到邦君的转移。而邦君一旦被赋予这种统治权,在领地之内就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事实上,邦君就是国家主权在这块领地上的体现者。这种情况可称作“主权的分散性”。一方面,存在着某种统治天下的最高权力;另一方面,这种最高权力又事实上被分割。孙曜先生则指出诸侯内部诸侯之于卿大夫也是同样情形:“盖世族于其封域以内,固俨然君也。其家臣及私属心目中,只知有家主,而不知有国君。”

——李若晖《郡县制时代一一由权力建构与社会控制论秦至清的社会性质》

材料二   由于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使其调动一切资源,秦国曾普遍在边境上设置郡县来防范犬戎。秦统一后,匈奴盘踞“河南地”,直接威胁秦都关中地区。秦朝领土虽然空前广阔,但大部分都是被征服的六国故地。而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导致各国在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秦朝采用郡县制来保障对六国的文化影响。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主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摘编自黄栋法《综论秦国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周王朝统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在当时所具有的制度优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人指出,如果秦始皇建立秦朝时仍采用前人“封建诸侯"的形式而没有进行实质上的革命,那么,封建割据的分裂局面也许会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现象。其意在说明,秦始皇(     
A.完成统一得益于实质性的革命B.未行周制致使秦朝走向灭亡
C.实行郡县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D.确立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