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三十年战争在其开始之初,仅限于德意志境内,皇帝和支持他的天主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两大集团之间作战。不久,丹麦、尼德兰、瑞典、法国、西班牙等国相继加入战争,英国、俄国、教皇和波兰等则因支持不同的集团而纷纷介入,三十年战争遂演变为国际战争。1648年,交战双方经过会议协商,共同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这场战争。和约规定,德意志的350个邦在教会事务和政治方面均得自主行使领土主权,和约还承认了瑞士和荷兰独立,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国界。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从1814年10月到1815年6月,列强在维也纳召开全欧国际会议。这是自威斯特伐利亚会议以来,第二次通过全欧国际会议来安排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1648年,和会上没有英国、波兰、俄国和土耳其的代表,而这一次和会仅仅排除土耳其在外。会议所有重要事务主要由俄、英、奥、普、法五国协调决定。会议的主要结果是: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恢复君主制,法国的疆界恢复到1790年的状况,俄国获得波兰的大部分和芬兰,普鲁士也扩大了领土,建立了由奥地利主持的德意志邦联,英国获得一些海外殖民地。

——摘编自袁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威斯特伐利亚会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也纳会议召开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威斯特伐利亚会议相比,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特征。
2024-05-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在拿破仑帝国败局已定的局面下,为处置法国和重新安排战后的欧洲,1814年10月1日起,俄国沙皇、普鲁士国王、奥地利皇帝、英国外交大臣等召开会议,并于1815年6月通过《最后议定书》,议定书为新的国际体系建立奠定重要基础。这一新的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是(     
A.全体一致、集体安全B.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C.法律至上、王权有限D.大国协调、欧洲均势
2024-05-0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初的西欧全然不存在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组织形态。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在特班700个年的收复失地运动中逐渐形成虔诚的宗教信仰与爱国意识,最终于15世纪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开启短暂却挥挥的新世纪篇章。同时期,英法日益强大的王权成为打破地方主义和普世主义的强大力量,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19世纪,民族解放和重振德意志的壮志激励着俾斯麦用:“铁血”战争方式成功地统一了德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非史到21世纪》等

材料二   民族国家是人类社会治理的重要政治单位,也是国际关系最基本的行为主体,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源于17世纪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这种以欧洲民族国家体系为蓝本的国际体系逐步蔓延到全世界。然而,纷争并未因此而停息,国家利益与霸权之争在欧洲乃至世界国际政治中日益凸显。

——请编自刘德跃主选《国际关系式》

材料三   1861年,清政府对国家机构进行了调整,建立了近代外交机构——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后改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其成立引起了封建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一系列重大变化。为了培养具有近代国际法知识的能够办理对外事务的人才,洋务派将国际法作为京师同文馆的一项重要课程。课堂上所使用的教科书,以丁韪良翻译的四卷《万国公法》为主,丁韪良与其学生共同编译的其他国际法书籍也被作为教材使用。国际法的传播,不仅使洋务派逐步学会运用国际法原则处理对外交涉事务,也唤起了人们对中国法律制度的重新审视。

——摘编自李青《综论洋务原的法律思想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族国家产生的背景,并说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传播的表现及其历史作用。
2024-04-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和约承认新教同盟等战胜一方实际占领土地;重申‘教随国定’原则;认可德意志各邦在内政和外交方面的自主权等。”据此可知,这一规定(     
A.使欧洲形成均势局面B.确立主权平等领土主权原则
C.消弭了国家间的冲突D.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024-03-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596年,荷兰航海家巴伦支发现了北极圈内邻近挪威的斯瓦巴德群岛,之后该岛主权归属和资源开采问题不断引起国际争议。1920年在国际联盟积极倡导下,18个国家签订了《斯瓦尔巴德条约》,规定挪威享有该岛主权,但各缔约国公民享有自由进出、居住以及开采矿产等权益。这反映了(     
A.国际联盟权威性加强B.北极资源开发实现和平共享
C.国际协调机制的发展D.民族自决原则得到国际认同
6 . 下表为国际法发展的历程表。据此可知(     
年代国际法内容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参会主权国家形成决议时实行“全体一致”原则。
1945年《联合国宪章》确定通过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
A.各国的独立主权得到尊重B.集体安全体制不断完善
C.国际法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减弱D.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得到根本遏制
7 . 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中写道:“本人是处理自己事务的最佳裁断者,因而拥有发动战争之权力的人,乃是唯一拥有缔结和约之权力的人。”1946年联合国通过的《国家权利义务宣言草案》规定:“各国有独立权,因而有权自由行使一切合法权力。”上述观点(     
A.为近代国际法的诞生奠定基础B.都支持通过发动战争维护国家主权
C.确立了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准则D.强调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2024-01-23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星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出现标志着现代国际关系的形成,该体系的构建破除了罗马教皇的势力,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的出现,如瑞士和荷兰独立;1815年形成的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均势,创立和重建了一些国家。这反映了欧洲(       
A.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增强B.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
C.重构了国际政治格局D.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2024-01-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

时期体系确立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在威斯特伐利亚会议上承认了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于是,在欧洲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独立的主权国家。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1815—1848维也纳体系在制裁法国的基础上,战胜的欧洲封建君主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该体系建立后,英国重新控制了欧洲,并且达成了欧洲势力均衡。
1919—193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先后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和中东地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实质上是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1945—1991雅尔塔体系美苏双方实力均势的基础上,凭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变化。请以其中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为主题,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体系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1-1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清政府在对欧美各国的关系上实行的是将各事务化解于各有关地方,“由外省督抚奏报,中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面对这种新形势,外国事务头绪纷繁”,特别是在外国公使驻京之后,专门负责处理对外事务。19世纪60年代,由于“来悉洋情,中国与各国订立的条约中,仍然只有“彼在中国设领事之语,中国还是因被迫遣使赴英就马嘉理隶件致歉而顺便迈出了在国外设立使馆的第一步(1875年)。接着清廷又相继任命常驻美国、西班牙、秘鲁、日本、德国、法国、俄国等国的公使。1901年7月,正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摘编自潘培志《晚清政屙改革下的中国外交近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外交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外交改革的积极影响。
2024-01-0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