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高祖李渊时期,朝廷把天下富商按资产多少定为三等―后来改成九等,并规定“每岁一造册,三年一造籍”。到了公元637年,唐太宗容许长安七十多所衙门,每所可选“身能估贩、家足资财”的商人九名,号称“捉钱令史”,每人贷予“公廨钱”5万钱,一年纳利息4.8万钱,置本收息以充京官棒料,这一政策很快在全国各州普遍实行。唐太宗还在全国特别设立了七千个基层官员岗位,只要纳满一年,家庭就可以派出一人当官,任期只有两年。玄宗初年,年利率降低到70%,再降到60%、50%,货款金额也有降低,商人所获权益,早期是当官吏,后来则改为免除徭役。后世学界对这个制度争议很大。褒之者认为,这一制度使政府养活了官员又巧妙地避免了广征税赋。贬之者则认为,这是对富有家庭的一次强制性的制度盘剥。另外,百分之一百的高利率亦是对全国金融市场的破坏,富户很可能以类似利率放货给一般平民,从而导致全社会资金流通成本的抬高,当时就有人批评说,其结果是“富户既免其惩,贫户则受其弊”。

——摘选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唐朝实行公廨钱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唐朝的公廨钱制度。
2021-05-0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宋初建,“大河之南,连亘数十州之地,城覆民屠,不可胜计”,其不耕之田,千里相望,流移之民,非朝夕可还。高宗被金军追击,又遇叛将乱民之变,只能组织军队抵抗。绍兴三年,军费开支与中央行政费用每年至少达到七千余万缗,而各州郡又往往将上供钱物擅自“便宜截用”,在皇帝行宫附近甚至要派尚书户部的主要官员去调发军食。为此,高宗推行了经总制钱、月桩钱等措施。经总制钱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新增税收,二是将原来属于地方财政的收入收归中央。世忠驻军建康(今南京),宰相吕颐浩等令江东漕臣每月桩积钱士万缗起发供军。后来浙江、湖南等路都有月桩钱。南宋罢兵后,月桩钱继续保留,只是略做削减而已。

——摘编自漆侠主编《中国改革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高宗财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高宗财政改革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齐桓公向管仲征询治理乡村的方法。管仲提出按土地肥瘠征收赋税,则百姓不会随意迁移;山泽依时令开放,则百姓不会随意侵用;土地均平,则百姓不会怨怼;不侵农时,则百姓富足;祭祀不夺牲畜,则牛羊增多。

——摘译自《国语·齐语》

材料二   桓公问管仲说:“我想要征收房屋税,你看如何?”管仲回答说:“这等于叫人们拆毁房子。”“我要征收树木税呢?”管仲回答说:“这等于叫人们砍伐幼树。”“我要征收牲畜税呢?”管仲回答说:“这等于叫人们杀死幼畜。”桓公说:“那么,我依靠什么来管理国家呢?”管仲回答说:“只有专营山海资源才是可行的。

——摘译自《管子·海王》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春秋时期管仲的经济主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管仲改革的历史意义。
2021-04-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