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户籍制度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由来已久,阅读下列有关我国户籍制度的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西汉承袭了秦的户籍制度,与此同时又采用了编户以及乡亭制等有力措施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以使土地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从而保证国家有充足的赋税收入。汉政府表彰累世同居,法律禁止父母健在的情况下子孙分门立户,魏晋时期,政府颁布了“户律”,实行编户齐民,将户籍管理法律化。宋朝实行都保制,王安石变法时期又实行保甲制度强化对社会的控制。宋朝有最为典型的特权户籍"官户”,它可享受荫补(即做官的资格),减免某些税收,差役免除和减免刑法等特权。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叫“匠户”。明代以户帖制与黄册制登记户口,将户口、土地和赋税三者合一。在管理上,明朝实行里甲制,严格限制人口的流动,邻里之间,相互监视,相互举报,处在政府的严密控制之下。清朝康熙之后,随着“摊丁入亩”政策的推行,赋税和户口之间的关系被土地所取代,户籍申报编制的经济意义降低。随着保甲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广泛建立,乾隆三十七年,取消五年一次的户口编审制度,代之以通过“岁计”了解各地户口增减情况,淡化了户籍的赋税功能,而强化了政治控制功能。

——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户籍制度经历了从建立到强化再到改革的演变的历程。户籍制度内涵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异化。“为土地改户籍”、城市户籍含金量不减反增等现象成为制约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重要因素。人口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作为人口城镇化的重要制度障碍,户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成都市从2003年以来,先后进行5次改革,改革力度大,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其改革是采取先改内容再改形式,通过降低入户门槛及其他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顺利实现了二元户籍制度向一元户籍制度的转变,极大的推动了域内人口城镇化进程。成都户籍制度的改革在较大程度上还原了户籍本原功能,是一元户籍制度改革的创新典范。

——徐茂《人口城镇化视野下的成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乡村振兴目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早在近代时期,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就曾在部分地区开展过乡村建设的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7世纪前期,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国民大革命等运动先后失败……西方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人成为机器的附庸、残酷的战争等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反思。一批知识分子将目光转向农村,想通过乡村建设达到改造中国的目的。19311937年,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地区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得到了山东省政府的支持。他以其对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独特认识,借鉴西方近代化中团体组织、科学技术的优长,提出了一整套社会改造的构想,涉及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其中"改造旧文化,创造新文化”和建设乡农学校,是他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实践载体,这与他将近代中国和农村衰败的根源归结为“文化失调”有关。除此之外,他也重视知识分子与乡贤在组织、领导和参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崇尚贤智”成为乡农学校运作的基本原则。梁漱溟主持的这次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总体来说收效甚微,在日本全面侵华的冲击下戛然而止。

——摘编自《文化失调、组织再造与乡村建设》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要求:表述成文、逻辑严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1-05-2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5月自主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材料   摊丁入亩是清政府将历代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首推通省均摊的直隶巡抚李维钧,他奏称“以直属人丁请按地亩均摊,原因北五府地圈丁留,民多偏累起见,仰荷圣恩俞允,臣悉心筹度,如此五府所属以本处丁粮摊入本处地粮之内,则粮必倍增,有地者亦属苦累,是以酌议通省均摊。”且直隶等北方省份各州县田赋负担尚无畸重畸轻之别,丁银通省均摊在缓解原本丁银沉重的州县负担的同时,对其他州县影响尚不甚大。即将全省“四十二万零八百两之丁银,均摊于(全省)二百零三万四千百余两地银之内,仍照顾上、中、下三则之田,各计其纳粮轻重之数,而分摊其丁银,永无偏累”。大体上每田赋银一两,均摊丁银钱许。但南方省份因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各州县田赋丁银负担原本轻重不一,以江南为例,长江以北州县丁银重而田赋较轻,长江以南州县丁银轻但田赋颇重,若丁银通省均摊,势必前者获益而后者受损,造成新的税负不公平、不合理.....故其后,“乾隆四年奉汇将江夏等十九州县于钦奉恩诏等事案内题准,应征原额丁银各就本州县情形各归各项摊征”。接着,福建、山东、河南、浙江、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相继推行。至雍正七年(1729年)便基本上普及到全国的绝大部分省区。

        ---薛理禹:《清代摊丁入地中的群体性事件研究——以浙江、湖北为例》


(1)根据材料,概括摊丁入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政府实行摊丁入亩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11月,清廷在西安颁布变法上谕,但各方面反应并不热烈,两个月内竟没有一个地方督抚大臣复奏。4月,朝廷设立督办政务处、制定《开办规定》,再次表明了改革的决心和诚意。地方督抚中声望最高的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决定江、鄂联衔会奏。7月,二人提交了他们反复商议的会奏,即著名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江楚会奏得到朝廷批准,成为新政实际上的总方案,清末新政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方面主要内容
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变革科举制度;奖劝留学
政治改革改善用人行政政策,重用真才实学;清除吏治腐败;参照西法,改良司法;革除弊政
军事改革西法练兵;设武备学堂;制造新式军械
经济改革改良农业;发展工业;制定经济法规
附:为举办新政要“专筹巨款”

——摘编自张海鹏总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楚会奏”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江楚会奏”。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料记载,“(北宋)靖康末,卫士仅三万人,及城破,所存无几……(南宋高宗)始置御营司,以总齐军中之政令”,御营司直接把调兵权和统兵权合二为一,成为最高军事机关,御营使一般由宰相兼任。南宋学者吕中指出:“国朝兵权,隶于三卫,本之枢府,枢府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三衙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今不复三衙,而别置御营司,分委之枢府,而置御营使,其后专掌兵权,枢密不得而豫。”但未过多久,御营司的权力一步步被原来的军事权力机构三衙、枢密院收回。时人日:“议者以本朝故事,分为两府,又置御营使,是政出于三。”宋高宗时期的中枢军事体制的改革,完全是为了应付紧张危急的战争局势、将杂乱独立的军队整编成国家正规军而实行的。这一军事改革后,南宋朝相权随之扩大。

——摘编自《从北宋灭亡的变局,看宋高宗时期的中枢军事体制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高宗设置御营司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高宗设置御营司的影响。
2021-05-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脱脱,元末政治家、军事家。脱脱从小喜欢汉文化、好书法,以“日记古人嘉言善行,服之终身”。元世祖忽必烈推行“汉化”以来,蒙古贵族就“汉化”还是抵制“汉化”问题的斗争一直很尖锐。许多蒙古贵族排斥汉人、废除科举,采取一系列民族压迫政策。脱脱通过发动一场政变,除掉了当时擅权并激起民愤的伯颜之后,进行了包括恢复科举、选儒臣、调整蒙古贵族内部关系、减轻百姓负担、整顿吏治、修编辽、金、宋“三史”等“更化”措施。但是,在他后来恢复丞相之位后,为了解决元廷财政危机,推行“开河变钞”,即下令开凿黄河新河道和大量发行纸钞,成为元末红巾军起义的重要诱因。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脱脱“更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脱脱在元末的历史地位。
2021-05-2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1届高三5月押题卷文综历史试题(全国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17月,张之洞上呈《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西法十一条折》和以前上呈的两折并称为《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张之洞建议在京设一农政大臣,专门负责考求督课农务,在农政衡门内部设京师农务大学校,多翻译西国农书,并提出了修农书的四条办法∶一是劝农学学生赴日本或欧洲农务学堂学习,学成回国充各省农务局办事人员。二是劝官绅将农学诸书广为翻译刊刻,分发各州县,每县设一劝农局,邀集绅董讲求谷果、桑棉、林木、畜牧等事,因地制宜种养,种养的法者给奖,地方官不得举办农政者,照溺职例参革。三是导乡愚,即购办新种子器械,先办试验场,然后发给全省,令民间试办,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次第推行。四是垦荒缓赋税,即鼓励开垦山地、海滩地、州地,种植林木、杂粮,悉听其便,不必强令开作稻田,以开辟地利。十年之内,概免厘税。

——摘编自黎仁凯《张之洞与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归纳张之洞农政改革的基本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张之洞农政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最早确立县级行政区域。春秋时楚国设尹治县,县尹由楚王派遣,并非世袭,亦不限于楚国人,并以粮食为俸禄。一开始楚县拥有强大军事力量,分裂和叛乱事件时有发生,后来楚王注意削弱县的力量,战国时楚县逐渐由侧重军事性质向侧重行政性质转变。战国时期,楚国往往在战争紧急情况下,把几个县联起来,设立郡一级的组织。但当时郡是军事组织,没有形成郡统辖县的地方政权组织。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县以下普遍设立了乡、州、社、里等基层组织,其长官担负着直接治民的重要职责。此外楚在地方还实行封君制为补充,封君是楚王所封,在封邑内仅有衣食租税之权,封君的实际权力缩小了。楚国郡、县两种组织,为秦朝郡县相辖的地方政治组织形式的产生开了先河。

——摘编自谭黎明《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地方政权组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地方政权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地方政权建设。
2021-05-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考前适应训练(月考卷九)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86月,国民政府开始与各国集体谈判关税自主问题,但由于日本的坚决反对没能成功。国民政府转而寻求个别谈判,首先是与美国谈判。1928725日,宋子文与马克漠在所订条约上签字,即美国第一个同意中国关税自主。随后各欧洲主要强国分别与国民政府进行缔约谈判,相继承认中国关税自主。192812月,中国颁布海关进口税则,税2平分为7级,最低税率为7.5%,最高税率为22.5%,规定自192921日起实施,这就是第一个“国定税则”。国民政府还对海关进行了改革,在财政部设关务署,专司海关的行政管理,这是中国第一次把海关作为财政部的一个部分而置于自己的管轄之下。在新政策之下,海关保持其行政的高度完整,只恪遵政府命令,掌管征税工作,而摆脱了一切政治性的、超出本职之外的职权和联系。

——摘编自易继苍等《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在秦孝公《求贤令》的基础上实行客卿制度,并由此确立起布衣将相格局,保证了拥护和支持变法的智能之士得以进入国家政权机关并成为主导力量。他们执行变法的政策与法令,有效保证了秦国法治路线的连续性,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宗室贵族专权的逆流,为秦国变法的最终胜利提供了保障。商鞅虽死而秦法未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客卿与秦君是一种基于交换关系之上的君臣关系,一旦不再符合秦国需要或触犯秦律,秦君便可以随时罢黜、惩罚他们。

——摘编自马卫东《秦法未败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秦国客卿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客卿制度所取得的成效。
2021-05-24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5月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