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司马迁作《史记》,开创了史书的纪传体体裁,影响所及,直至明、清。按《史记》内容,除作者亲身调查所得,还取自前代的《尚书》《春秋左氏传》《国语》《世本》《战国策》等书。《史记》的体裁也受到前人的启发,《史记》有十二本纪,本纪为编年体,取法于《春秋》;有十表,取法于《五帝系牒》《春秋历谱牒》等;有八书,为专门史,《世本》有《居篇》《作篇》,可能是专门史的滥觞;有三十世家,基本上(主要指先秦诸侯国)也是编年体;有七十列传,为人物传记,刘知几以为此体乃司马迁所首创,而章学诚则认为“马、班以前,早有其文”司马迁的真正创新在于他把许多传统的体裁加工并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司马迁之所以能够如此,一方面是当时“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于太史公”,使他有了资料条件,另一方面是汉代建成大规模的皇朝,造成“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的时代特点,使他深受感染。

杜估的《通典》,开创了史书的典制体体裁,以后相沿,清代尚有续作。就这种专门史汇编的体裁而论,《史记》的八书和《汉书》的十志,是《通典》的雏形,刘秩(知几之子)的《政典》成了《通典》的直接先导。《通典》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八门。杜佑安排全书内容的逻辑结构,表达了他“将施有政”的构思层次。杜估作为政治家、理财家而兼史学家,对唐代安史之乱以后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了然于怀,力求从各种制度的发展中寻出得失之由和应对之方。杜佑当时面临的问题,正是封建制度各方面长期发展的结果。

——摘编自白寿彝《史学概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学角度概括《史记》和《通典》的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司马迁和杜佑取得史学成就的共同原因。
2024-05-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国维重视西北史地和民族史研究,而且善于利用考古发现新资料,借鉴外国东方学家成果,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成就大大超过前辈。王国维早先就十分注意搜集整理蒙元史史料,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用很多精力从事校勘、注释,完成了《蒙鞑备录笺证》等,为后来学者提供了重要史料的完善校本,对诸书所载人物、地理、史事、年代、制度、风俗等都有精辟的考释。

陈寅恪自幼接受中、西学教育,通晓梵文、中亚古文字和多种东西方语言,在隋唐史、宗教史、西北民族史、敦煌学、古代语言与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贡献。其研究《蒙古源流》等四篇论文,以蒙、满、汉文诸本对校,旁征博引大量汉、藏、蒙文资料相考证,纯熟运用审音勘同方法考释,甚多发明。陈寅恪的蒙元著述不多,但足以作为我国蒙元史研究开始进入以直接利用多种文字史料运用等特征的新时期标志。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概括王国维和陈寅恪作为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学研究的原则。
3 . 随着渤海政权的不断发展,唐朝在渤海国设立羁縻府州,唐渤交流密切,加上渤海积极开展对日交往,因此尽管渤海国自身未能保留下文献记载,但是在唐朝和日本文献中留下了相对丰富的记录。特别是唐幽州行军司马张建章出使渤海后根据见闻写了《渤海国记》,相关内容为《新唐书·渤海传》吸纳,为我们保留了大量渤海鼎盛时期的制度、文化记录。与此同时,由于文献史料较为有限,有关渤海国都城建制、结构功能、文化特征等层面还需依靠考古材料加以深层揭示。由此可见(     
A.考古资料与文献的互证才能确证史实
B.私人撰述的史料价值往往高于正史
C.边疆史疑难问题的最终解决须经考古
D.历史研究需审视多类型史料的价值
2023-05-22更新 | 643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出土于北魏某贵族墓的木板漆画(局部),表现了班婕好知书达理、婉言谢绝与汉成帝同辇出行的故事。内容取材自西汉史书《列女传》,此题材也出现在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该文物(     )

①是研究古代绘画和漆器的重要史料             ②佐证了古代统治者都重视社会教化
③折射了南北朝时期的民族文化交融             ④反映出律令儒家化维护了三纲五常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外援助是一种独特的外交方式,是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1950年到1976年, 中国正式与受援国签订协议的援助款额为619亿人民币。约80%的金额都用来援助越南、阿尔巴尼亚、朝鲜、罗马尼亚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对外援助在内容上主要由成套项目、一般物资援助、军事援助和现汇援助这四部分构成。新中国领导人将对外援助视为贯彻革命外交路线的手段。因此中国对外提供的援助不仅数额大、力度大,而且让渡性也很高。以贷款利息为例,1964年中国政府将全部贷款改为无息。

——摘编自蒋华杰《冷战时期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研究(1968-1918)

材料二   198011 国务院指出对外援助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经调整援外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被严格控制在国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1995年起,中国以优惠贷款作为新型援外方式,主要投向受援国的经济基础设施领域。在促进受援国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21世纪以来,对外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援外志愿者等也逐渐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方式。援助领域已从经济基础设施领域扩展到社会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开发、工业、 农业等多个不同领域,受援国分布更加广泛。

——摘编自刘方平《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对外援助研究》


(1)据材料分别概括两个时期中国对外援助的特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调整对外援助政策的主要原因,并简析其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由先前的一个欧洲二流国家发展成为海上霸主。18世纪下半叶,英国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英国建立了著名的“西方舰队”,最大限度地保卫了英国本土及其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进入蒸汽时代后,英国庞大的海外殖民地还成为其舰船的燃料补给基地。面对英国的海权优势,德国首相比洛说:“德国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而自己只剩下纯粹在理论上主宰着的天空,可是这种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摘编自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等

材料二 同治时期,恭亲王奕䜣在奏折中称,万国公法“凡属有约之国,皆宜于目,遇有事件一课参酌援引”。1902年,在清政府阻止了日本对东沙群岛的谋夺行为后,两广总督张人骏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前往巡视勘察。1907年张人骏与日本领事就东沙岛主权问题进行交涉时,搜集到许多有关东沙群岛属于中国的历史文献和图籍。日本领事对此哑口无言,只好承认东沙岛为中国的固有领土……蔡康在接收东沙岛后,选派司事2人、护勇4人驻守此地。1909年张人骏设立了“筹办西沙岛事务办”,派李准等率舰巡视,并对这一海域进行深入勘察。同时,清政府还废除一些西方殖民者所起的岛礁名称,重新命名。

——摘编自郭渊《晚清政府的海洋主张与对南海权益的维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海权优势构筑的途径,并分析英国海权优势构筑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维护南海海权的举措,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海权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2022-05-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汤原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40年,史学家翦伯赞认为民族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产物,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之前是没有民族主义而只有种族主义,即大汉族主义。此观点
A.提出了民族问题的解决办法B.蕴含着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C.激发了民众民族意识的高涨D.体现政府对民族危机的重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大批文艺工作者深入部队、农村、工厂,奔赴前线,出现了大量反映工农兵战斗生活的作品,如群众喜爱的新秧歌《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等。这些文艺成就
A.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方向B.歌颂了工农武装割据政权
C.反映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D.体现了强烈的时代使命感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印边境战争后的最初几年,印度对外一直宣称,“1962年10月,中国突然袭击印度边防军是没有理由的侵略”。所以,在当时的西方看来,是中国“先制造事端”。但到了1970年,英国学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的《印度对华战争》在伦敦出版。该书根据中印边境冲突的相关资料,驳斥了作为美国“遏制”政策对象的中国正在进行扩张的观点,并指出这一观点是全世界(包括印度和美国)的错觉。内维尔提出了关于印度“先制造事端”的观点,对美国学者重新评价中印边界战争产生了直接影响。70年代后,美国学术界开始认为,是印度“先挑起争端”,招来中国压倒性的迅速反击。就中国而言,这是反击性战争。中国在这场冲突中的表现,从一开始就显得符合情理、富于理智,而印度却越来越走向非理性和不理智。

——《美国学术界关于一九六二年中印边境战争的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印边境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学术界在70年代后对中印战争观点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1-04-19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