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2022年11月,具备文案、代码甚至论文撰写功能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横空问世,让人文学者深切感受到人工智能已经来到身边。“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历史学融合发展”入选“2022年中国历史学研究十大热点”,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已不可逆。对于人工智能和历史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智能既能创造未来,也能改变过去的历史
B.人工智能不会出错,与历史学的融合未来可期
C.人工智能代表时代潮流,新技术必将取代传统史学
D.善用人工智能辅助历史研究,但不能被工具所宰制
2024-02-2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继建立。有学者认为,“大数据使历史资料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历史研究进入“e-考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史料运用的原则
②数字化史料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手段
③历史资料数字化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
④“e-考据”指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3 . “经远舰”的发现为研究北洋水师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经远舰”的发现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水下考古队利用多波束等仪器设备采集遗迹数据,结合潜水探摸,结合地方志文献研究,确认了“经远舰”准确位置。第二阶段,水下考古队在舰体外侧进行抽沙作业,逐步揭露出舰体结构,并发掘清理出水文物。2018年9月15日,考古队员在海床面以下5米处发现悬挂于舰舷外壁的木质髹金“经远”舰名字牌,由此确证沉舰即为经远舰。这说明
A.真实的历史唯有依赖新史料的发现
B.史学研究要注意与其它学科结合,进行跨学科研究
C.历史事实的搜集整理并非缘自问题,而是缘于发现
D.历史的价值判断常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选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特别是改变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地位,重塑了劳动者内部的阶层关系……新技术应用对传统就业方式带来巨大冲击,劳动者内部阶层发生分化,低端劳动者“边缘化”和高端劳动者“核心化”同时发生。这表明科技的进步
A.促进生产力的巨大飞跃B.推动文化生活新模式的出现
C.极大地改变了生产关系D.促进人类视野发生新的变化
2022-01-25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雕版印刷究竟始于何时,是学术界一个争议的问题。据张秀民先生统计,曾出现过汉朝、东晋、六朝、隋朝、唐朝、五代、北宋七种说法。通过文字、实物材料的发现和考辩,目前“唐朝说”已为绝大多数学者接受。至于具体时间段,仍然有不同的观点。如张秀民先生主张唐初贞观十年(636年)已有雕版印刷;宿白先生认为雕版印刷的开始“有可能在唐玄宗时代”;随后出版的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则又提出“雕版印刷产生于隋朝至唐初之际”。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雕版印刷始于何时”的学术观点须资料确证,如无实证,搁置争议,自圆其说
B.借助多种研究路径并随研究的不断深入,“雕版印刷始于何时”有可能逐步弄清
C.历史事实的考辩,只有通过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D.历史叙述是历史选择的结果,研究结论可以有多种表述,但最终必成“一家之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就1895年至1905年间40名湖南籍上层士绅的出路进行统计,其中始终在科场道路、书院执教或其他生活方式的仅有5人。在剩下35人中,有13人曾赴日留学或考察,有18人在学堂工作,有2人从事新军或者警务,有7人曾参与公司创办。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A.学子从商,实业救国热情高涨
B.新式学堂建立,留学风气盛行
C.参与维新,政治革命箭在弦上
D.寻求变革,探索强国御侮之路
2021-05-21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选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