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烈性传染病鼠疫曾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后期、尤其是明代末年气候异常的背景下,华北地区以及中国北方各地普遍干旱少雨,生态系统趋于脆弱。明代后期的华北人口已相当密集,觅食人口的数量和流动性大大增加……万历年间的华北鼠疫大流行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陷于停滞,崇祯鼠疫则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加速了它的传播和扩散。明王朝是在灾荒、民变、鼠疫和清兵的联合作用下灭亡的。

——摘编自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等

材料二   1910年10月,东三省肺鼠疫大流行。12月19日,我被派往哈尔滨调查瘟疫、组织防控。12月24日,我抵达哈尔滨,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解剖疫死者尸体,建立实验室,发现鼠疫病原菌。采取了控制交通、隔离疫区、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火化鼠疫死者尸体等多种科学防治措施,使这场瘟疫很快就被控制。1911年4月,在奉天召开“万国鼠疫研究会议”,我当选为主席,这是我国首次国际科学会议。

——整理自伍连德《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末鼠疫流行的原因及影响。
(2)指出材料二体现的史料类型与防疫观念。并结合所学,分析此次疫情控制产生的积极作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的流弊,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美国官吏有选举和委任两种,但选举无法避免盲从滥举,任用私人的流弊……美国纠察权归议院掌握,往往擅用此权,挟制行政机关,使他不得不颔首以命,因此常常形成议会专制。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的高等文官考试是对中外旧考试制度的扬弃……《考试法》允许女性参加考试,第二届高等考试有45名女性参考,录取了其中2人。……无论是高等考试、普通考试、特种考试,均有相关于中国国民党党义及总理遗嘱等关于党派内容。……《高等考试典试委员会阅卷规则》规定,每一试卷应经襄试委员初阅,典试委员覆阅,拟定分数加盖私章封送典试委员长。

——摘编自孙冰《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考录任用机制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五权分立”思想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考录任用机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一机制确立的背景。
2021-11-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关于三代(夏、商、西周)的历史事实,学者们一向是根据考古遗物来进行研究的。至今为止,这些研究也有了相当的积累和成就。但是这里有个巨大陷阱,那就是我们到现在为止受以“天下”为框架的史书《史记》的影响太深。一旦把视点太过置于“天下”,眼睛就会模糊不清。如果眼睛被蒙蔽,则原本清楚的事实也会看不真切。事实上很多人都是带着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来看待考古遗物的。这说明(     
A.要研究《史记》成书背景才能理解作者的立场
B.只有先确定史学研究视角才能更好地解释历史
C.历史研究中田野考古和文献资料应互相印证
D.对历史研究中的常用范式应持谨慎客观的态度
2024-01-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派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2 年,为了应对艰苦的斗争,列宁提出共产党需要由一批“职业革命家”来担当。申请入党的只能是工人阶级与劳苦农民阶级,真正革命工人阶级的政党绝不能仅仅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应该更加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和清洗混进党里来的人。“党员数量上的这种减少意味着党的力量和作用的大大增加”,这背后都是由于列宁将党的纯洁性看得比规模更重。根据列宁的建议,1919年俄共(布)八大上,“党的纪律”第一次作为单独一部分被写入党章,将严格的纪律要求作为“全体党员和一切党组织的首要义务”。

——摘编自李佳金《毛泽东对列宁从严治党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材料二   中共一大将自我革命的要求写入了党纲。 中共二大文件写道:“在现在内乱激烈的时候,共产党惟靠极集中的组织,铁的纪律和全体战士一致给中央机关以广大的权力,过余的信任,使得执行一种不可抗辩的威权,才能成就他的职务。……凡在共产主义可以合法争斗的国内,共产党必须定期的洗刷自己的组织,淘汰一些模棱的和小资产阶级分子。”这些不仅标志着建党伟业的完成,而且成为党的自身建设和自我革命的伟大开端。

——摘编自谢迪斌《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的发展动力》

材料三   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 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初,列宁这一批“职业革命家”面临的俄国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现在内乱激烈”的状况。结合1927—1949的相关史实,举两例说明中共是如何进行“自我革命”的。
(3)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中共“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主要经验。
2023-04-08更新 | 300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妇女地位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维新运动期间,男女平权的观念传入中国。民国初年,女子参政运动兴起,但社会舆论多认为女子参政属“光怪陆离”,袁世凯复辟后妇女参政呼声暂退。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多省建立女界联合会,再次争取女子参政权。20年代后,各省新宪法先后承认了妇女参政权。1930年颁布的民法赋予女子与男子同等的离婚权利,并规定配偶有相互继承遗产之权,承认女儿与儿子有相等的继承权。但农村依然盛行否定女子继承权的传统习俗。婚姻法虽然规定一夫一妻原则,但没有明确禁止纳妾。

——摘编自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等

材料二第一条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十四条 父母子女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年版)

材料三自19世纪末叶开始,(发达的西方国家)女性便已大批进入办公室、店铺以及如电话接线、看护型职业等等。这一类工作形成所谓第三产业。20世纪最令人瞩目的发展趋势是女性也以极为惊人的比例追求更高的教育。因为时至今日,唯有教育可能指引一条迈向高级专业之门的坦途。已婚妇女大量进入劳工市场以及高等教育的惊人扩展,为60年代起女性主义运动的强力复苏提供了发展背景。此外,在经济状况良好,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已婚女性中间还带有一股极为强烈的意识动机,其最大动机便出于自由及自律的需求了。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近代中国妇女争取参政权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婚姻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妇女运动发展的背景,并结合所学指出其目的。
(3)根据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妇女地位提升的认识。
6 . 下表是《后汉书》列传所记载人物的家庭背景。据此可推断,这一时期
因政治活动而闻名的人物(所占比例)
官员的儿子或孙子88(35%)
名门望族48(19%)
社会地位低下或贫困者9(4%)
无记录可查者107(42%)
A.存在阶层固化的趋向B.名门子弟素质较高
C.察举制已经遭到破坏D.世家大族把持朝政
7 . 2011年6月,新版简体中文老课本——《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成网红热卖品,“最美教课本”由近代出版家、教育家庄俞和沈颐(后来成为中华书局创办人之一)共同编纂,获得民国南京教育部承认审定,刊印十余年,曾启蒙数代国人,培育精英无数。下列对该课本流行的社会背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废除科举,变革官制B.民主共和,渐入民心
C.南京欢腾,彩旗飘扬D.民主科学,蔚然成风
2021-05-1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强基联盟协作体2021届高三5月统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代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乌喇纳喇氏因“剪发”一事为时人和今日所乐道。关于“剪发”的原因,官方记载有些讳莫如深,《清史稿》中记载:“(乾隆)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对此乾隆皇帝的御批中只有“皇后疯了”四个字的解释。民间传说大多套路一致,皆云皇后因乾隆宠幸民间女子醋意大发而激情剪发。这说明 (     
A.正史记载多有避讳,故不可信B.野史传说生动有趣,但纯属臆想
C.史事存留载体多样,各有价值D.历史解释因人而异,且不断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希腊史学家波里比乌斯说:“单单陈述一个事件的发生当然是有趣的,但没有教育意义。而当这种叙述再以事件发生的原因加以补充说明时,历史研究才能有益。因为只有以类似历史情况和我们自己的处境相比,才能从中取得推断未来的方法和基础,因为只有学习过去,才能学会在现在的情况下,什么时候行动应当更谨慎些,什么时候行动应当更勇敢些。”下列关于历史研究的理解,与材料最为接近的是(     
A.历史之所以值得研究,在于其科学上是正确的或可证明的
B.历史研究之价值,在于人们能从事件中得到各种经验教训
C.历史研究中,要摒弃单纯的对现实无教育意义的历史叙述
D.历史研究之目的在于对历史事实作出合乎因果关系的解释
2023·广东深圳·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有同学研究唐代经济地理格局变动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东犁由犁镵、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犁槃等11个部件组成,犁镵、犁壁的作用是起垡、覆垡,“耕之土曰垡,垡犹块也。其起垡者镵也,覆其垡者壁也。草之生必布于垡,不覆之则无以绝其本根。故镵引而居下,壁偃而居上”。犁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据【唐】陆龟蒙《耒耜经》


材料二   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东南名郡杭州,“咽喉吴越,势雄江海,国家阜成兆人,户口日益,增领九县……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白居易诗云苏州“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汴州为南北漕路枢纽,“自江、淮达于河、洛,舟车辐辏,人庶浩繁”。

——据《全唐文》等

材料三                            汉至唐各地水利工程数量表

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甘肃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北湖南云南合计
181945111411156
三国210111133224
4122312116
南北朝138421120
94311124227
321132244151812442029471253

——据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唐代经济地理格局变动的价值。
(2)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唐代经济地理格局变动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唐代经济地理格局变动的影响。
2023-01-15更新 | 267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