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对人体美的崇拜和对荣誉追求的狂热,公元前776年,古希腊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伊利斯的奥林匹亚举行。当时大部分城邦都有自己的体育培训体系并规定城邦年轻人完成所有的训练课程时才能获准成为公民。创办者希望通过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表达了他们对神的敬爱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并以神灵的名义制定规则保证竞技的公平公正。

——摘编自谢殿癸《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的神话简析》

材料二   1840年以后,英国人收入水平提高,休闲时间日渐充裕,英国政府鼓励地方政府及社会组织大力修建体育设施和公园,允许公共基金用于体育活动,同时英国政府还鼓励社会体育组织成立与发展,如英国足球协会的建立不仅为英国大众体育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也客观上为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组织支持。1850年,在布鲁克斯的组织下,以民族体育项目为主的第一届英格兰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1890年,法国人顾拜旦和布鲁克斯探讨举办世界范围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摘编自浦义俊《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演进脉络及政府作用机制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竞技体育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

冷战史研究方法

传统史学研究
1950-1990年代)

突出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主导性作用,认为冷战意味着美苏两个相互对立的国家,不承认对方领土主权、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合法性。

20年冷战史研究
21世纪以来)

冷战史既是美苏史又是全球史。研究冷战时期美苏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史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将冷战史仅仅作为美苏史的一部分,从方法论和史学史的角度来看是有问题的,冷战研究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主导叙事。

冷战研究“去中心化”就是将冷战时期的中小国家放在显著的位置,从冷战时期发生在中小国家的事件中寻找他们与冷战的直接联结,而不只是关注他们与超级大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将冷战中的大国美国、苏联和英国的故事放到恰当的位置。这样做需要将一系列问题如非殖民化、民族国家的形成、欧洲一体化等命题一起作综合考察,从而修正传统冷战史标准叙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夏亚峰《英文学术界冷战史研究二十年:回顾、批判与展望》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史学和近20年冷战史研究方法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新研究方法出现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给冷战时期的中国划分历史阶段,并说明划分的理由。
2022-04-22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对延安整风运动成果的集中总结。这次决议对土地革命时期党的路线作出正式结论,对一些重大事件和历史问题,如陈独秀的错误、八七会议、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遵义会议等重大事件,都进行了基于当时认识的分析和评价;在深入剖析“左”倾错误的同时,认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有七大代表后来回忆道:“没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统一全党的思想,七大是开不好的”。

——摘编自李东朗《<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中共七大》

材料二1981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这次决议对建国后十七年的历史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正确的总结。《决议》还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的主要点,从十个方面作了概括,实质上初步提出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摘编自亚东《<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形成》


(1)材料根据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出台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决议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决议的共通之处。
2021-12-10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以来,英国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煮盐、玻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森林资源消耗殆尽,木柴价格猛涨,引发了“柴薪能源危机”,严重制约英国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转型势在必行。英国人将目光转向了廉价而丰富的煤炭资源。到17世纪中期,英国城镇基本上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主要生活资料,到18世纪上半叶,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英国制造业所使用的主要能源,并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机械能问题,到19世纪,英国基本完成能源转型,正式步入化石燃料时代。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材料二   二战后,摆脱化石能源,推动新的能源转型的呼声日渐高涨。20世纪5060年代核能开始兴起,70年代石油危机后,各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极大发展。联合国也于1981年通过了《内罗毕行动纲领》,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政治影响的不断加大,世界各国先后将能源转型提上日程。德国率先在2000年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确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同时世界各主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近年来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速度加快,投资迅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

——摘编自赵宏图《国际能源转型现状与前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早期能源转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能源转型的特点及其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1年,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确立了许多为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谋利益的原则,但其中有不少脱离中国实际特别是农村实际的内容,如:片面强调劳动者利益,照搬照抄苏联的劳动法规,机械地规定了过高的劳动条件和物质福利待遇。这种劳动政策在实践中给苏区经济和红色政权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1933年初,张闻天、陈云进入中央根据地后,对此有所察觉,提出了修改意见。同年1015日,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重新颁布劳动法的决议,对原劳动法中不切实际的条文作了修改,降低了经济要求,增加了必要的灵活性。新《劳动法》颁布后,减轻了私营企业的负担,缓解了劳资矛盾,从而对稳定苏区的私人企业,发展苏区经济,巩固红色政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3年中共中央修改《劳动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3年中共中央修改《劳动法》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五四运动后,中国学术界两位学者对中西方文化的深入反思。   

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胡适1923年,提出中国还不曾受到科学的赐福,因此不必菲薄科学。
1929年在《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中把“全盘西化”的提法修正为“充分世界化”,认为肯往前看的人应该虚心接受这个科学工艺的世界文化和它背后的精神文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自由接触,借西方文化的朝气锐气来打掉一点我们的老文化的惰气和暮气。
李大钊认为东方文明是“静”的文明,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两种文明虽性质不同,但具有互补性,主张融会、调和西方文化,再根据中国“实境”吸收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三种新文明”,强调正确认识国情,要在运用中加以发展。

材料二   浮田和民(18591946)在《史学通论》中指出:亚细亚者,文明起源之地也;欧罗巴者,文明之发达地也。欧美之文明,实渊源于罗马;罗马之文明,渊源于希腊;希腊之文明,实渊源于亚细亚(含埃及)。近世欧洲文明之起源,为第十四世纪所行之罗盘针及火器之用法,并十五世纪前半期之印行术,而此三大发明,非欧人自为。苟无亚,何有欧?今欧人忘却亚人之恩,而反讪谤亚人……此言也,无理甚矣。

——摘编自尚小明《论浮田和民《史学通论》与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位学者对待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浮田和民观点的理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上率先迈入现代化的国家,随着19世纪中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尤其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状况严重恶化,英国政府开始全面介入公共卫生管理,1848年、经过议会辩论,英国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法案规定:“在代表中央意志的大都市伦敦首先创建中央委员会,然后再广泛任命检查巡视员,派他去管理地方上的那些分支委员会。”这使得地方政府强烈不满,由此,1858年,中央政府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1年,议员提出并成立了地方政府委员会,推动议会颁布了1872年《公共卫生法》,1875年,又颁布了强化、巩固有一切成果的《公共卫生法》,规定“任何被通报为污染物制造者的受委屈个人都有中诉抱怨权”,这使得检查员所做的工作极易遭人误解,这些法案连同1875年的《食品和药物法》“共同构筑起了英国近代乃至现代社会公共卫生立法和管理制度的基础”。

——摘编自王广坤《论近代英国的卫生检查制度》

材料二   1951年,中共中央发布《中央关于加强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指示》;1953年、政务院批准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地(市)、县(旗、区)建立卫生防疫站;到1965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2499个.与1952年相比,机构增加了16倍、医师(技师)增加了11倍、卫生部还先后颁布了《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1954年)、《卫生防疫站工作试行条例》(1964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思路,启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9年,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摘编自吴超《从卫生防疫到全民健康——新中国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与现代中国在公共卫生事业建设上的相似之处,并说明其产生的相同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一本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广泛、深远影响的苏共党史教科书。

材料一   《教程》是一部由斯大林主持编写,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审定并于19389月出版的布尔什维克党的经典著作,叙述了布尔什维克党18831934年如何夺取政权以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该书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19401月党中央发出《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要求担负领导工作且有较高水平的老干部必须学习联共党史。随着整风运动的推行,《教程》成为党员干部的必读书籍,在党内的学习盛行开来。

——据朱任文《<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与延安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等

材料二   19491956年间,《教程》作为必读教科书再次在党内得到大规模集中学习。19534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党干部理论学习的高级组和中级组在一年半时间里都要学习列宁、斯大林论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部分内容。19564月,毛泽东在一次讨论苏共二十大的会议上指出,《联共(布)党史》是否有错误可以研究,但它毕竟是力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叙述共产党斗争历史、总结苏共革命斗争经验的第一部书,也是国际共运史上第一部这样的书。据统计,1953年《教程》发行了95千册,1954年发行40万零5千册。

——摘编自来宝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中国的翻译、出版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教程》在中共党内迅速传播的历史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建国初期《教程》在华广泛传播的新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022-10-30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传统手工作坊里,欧洲已经出现相当数量的掌握娴熟技术的人才。18世纪后,传统的家庭或学徒制教育已难以满足人才需求,一些教育家提出,学校教育应该传授知识技能并通过职业技术培训为社会提供大批具备一定知识技能的劳动力。此后,在欧洲各国以学校为基本教育场所,以近代科学知识和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近代职业教育在欧洲各国普遍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

——摘编自王川《论西方近代学校职业教育产生的社会条件》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后,为了解决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英国政府加大了对现代学徒制的宣传力度并采取法律和制度建设推动现代学徒制建设。在改革中,英国将传统的政府主导的培训模式逐渐转向企业主导模式,在培训内容、考核、资历认证等方面优先考虑企业的需求,给予企业足够的话语权。英国政府对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给予同样的地位,推动两种教育的衔接。在新一轮企业主导的学徒制改革中,英国政府将改革重点逐渐转向满足中小型企业的需求。                  

——摘编自李惠华《英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特点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近代职业教育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及影响。
2022-01-1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